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正文卷 一千一百四十章 监修国史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6501 2024-12-08 13:44

  大起居后,官员们轮班奏事。

  依次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和司农寺、台谏等。

  官家对三位中书宰执道:“昨日章卿言一代有一代之制度,朕以为此言固然有理,但传出去太过于惊世骇俗。众臣工有所惊疑,士大夫庶民不知何为。”

  “朝廷制度莫不有革有因,有益有损。朕嘉成周,以事建官,以爵制禄,小大详要,莫不有叙。”

  “朕欲推本以作董正之源,以作祖述章宪之意。”

  官家一番话下对昨日庆功宴上章越的话进行的补充和修改。

  章越说一代有一代制度,官家认为太惊世骇俗,怕世人一时接受不了。他推崇周制,所以改革官制还是要以周礼为本。

  官家的意思很显然,在改革官制上他要亲自抓在手中。

  唯有名与器不可授人,鉴于熙宁年变法,王安石主导以至于相权过大。如今改革官制之事,他肯定要抓在手中。

  官家看了一眼章越,却见他并没有任何不快,只是道了一句陛下圣明。

  蔡确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前的章越,心感对方怎么越来越向王珪靠拢了。

  官家见章越不反对心底大喜,继续道:“本朝虽有三省之名,但无三省之实,一切权力皆操于中书门下。”

  官家说到这里,王珪,章越,蔡确三人都是心底同时一凛。

  官家道:“改制之事从上而至下,朕打算恢复唐时三省之制,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分班奏事。”

  “尚书省依唐制不设尚书令,而是以左右仆射为首相,亚相之分,首相亚相各兼中书门下二省长官。”

  听到这一句,章越知道官家动手削弱相权了。

  原先三省有名无实,一切权力归于中书门下。

  而今中书门下拆为两省,等于相权一分为二,相互制衡。

  原先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等贴职是确认首相亚相末相之贴职,如今则为改为尚书左右仆射,左仆射为首相,右仆射为亚相。

  官家道:“中书门下侍郎兼尚书左右丞,则取代参知政事,为副相。此事朕还没有详虑,先问一问三位卿家的意思。”

  平心而论,王珪,蔡确心底都是一百个不愿意的。

  以往中书门下,实行的是群相制,大家虽有内斗,但大体上还过得去,有些事情还相互遮掩。

  但是一分为二,就互相要拆台了。

  不过损失最大的还是蔡确,但蔡确是官家一手提拔入中书的,根本不可能反对。

  至于王珪左思右想,心觉得章越肯定会反对,于是道:“臣并无异议。”

  听王珪之言,官家满意地又看向章越,哪知章越半点犹豫也没有地道:“臣亦无异议。”

  章越这一表态,王珪脸上绽出苦涩之笑。

  现在王珪,章越都表态了,蔡确更不用说了。原来王珪指着章越来争,没想到章越突然不争了。

  官家也觉得出乎意料,他本来觉得此事会遭到反对,但没料到通过得如此顺利,顿时有些喜出望外。

  官家道:“此番伐党项之事,兰州破敌,杀国相梁乙埋。中书筹划之功甚大,朕决意加两位卿家为昭文馆大学士和监修国史,亦定下改制之后首相亚相之分。”

  官家言下之意以后王珪就是尚书左仆射,章越便是尚书右仆射,就此定下。

  凭兰州大捷,章越本隐隐有架空王珪的样子,但是首相次相之分后,王珪心想无论是中书还是门下长官,自己都是可以守住基本盘的,当即欣然道:“臣谢过陛下。”

  章越亦如是道。

  王珪道:“陛下,既是恢复尚书省,是否罢了枢密院,权归于兵部呢?如此也可避免职位重复。”

  兵部是属于尚书省的。罢枢密院归于尚书省,那么相权还是没什么损失。

  章越听了心底暗笑,王珪你还懂得争嘛,不过肯定不会如意的。

  果真官家言道:“祖宗不以兵权归于有司,而设枢密院统之,自有道理在其中,不必废之。”

  王珪争道:“不过枢密院部分之权可削归之兵部。”

  官家道:“如议。”

  王珪见争取了一些,方才退下。

  ……

  中书三相奏事后推出,枢密院二相冯京,薛向入奏。

  薛向经过章越面前时,恭敬地作揖,反对王珪,蔡确没那么恭敬。

  王珪看了心底大不是滋味。

  章越点点头便是离开,走到了殿外,王珪突地顿足,转过身道:“集贤今日为何不言语?莫非与天子早有默契,不告于我们二人知。”

  王珪指责章越是不是与官家早有了默契,而不告诉王珪,蔡确。

  章越笑道:“史馆容禀,此事我也是不知,我确实有改制之意,但如何也不会自削。”

  章越这是实话,他向官家奏对的意思是中央集权,权力向上集中,自是集中到了君权和相权上。

  哪知官家这一刀先砍在中书门下身上,把相权集到君权上。

  “那集贤今日为何不有所言语?”

  章越心道,是你不先言语的,反而来怪我。你位序比我高不去争,整天指望我与官家去争。

  没错,以往都是我争,你站在后面看戏。今天我不做这出头鸟了,还不行吗?

  章越想了想道:“好教史馆知道,要是改为三省之制,如此陛下必是命史馆为中书令,我怕若是反对,岂不是坏了陛下对史馆的美意吗?”

  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

  王珪听了章越的意思,容色稍缓道:“仆为中书令,公便是侍中。”

  章越忙道:“门下不敢与史馆比肩。”

  侍中是门下省的最高长官,章越这话一语双关,既表示自己门下省权位不如中书省,也是继续以王珪的学生自居。

  如果章越和王珪关系很好,他是不敢以门下自居的。否则官家就觉得二人要蛇鼠一窝了。

  正因为二人关系不好,章越才要这么说。

  王珪如今在大把大把地搂钱,章越虽隐隐掌握实权,但办的都是容易吃挂落的急事难事。对方在名位上只要迫得不过,王珪也不觉得章越过分。

  章越这人还是很懂得规矩的,待人也颇为诚恳厚道,不像蔡确几乎将野心勃勃几个字写在脸上。

  应付完王珪三人返回中书,路上章越心底感叹皇权之盛。

  王安石时,相权还是可以与皇权抗衡的,可如今已没有抗衡的余地了。

  就拿之前而论,官家要让蔡确为参知政事,还要与章越,王珪商量,事先拿出好处来收买二人再说。

  而如今官家先提改革官制之事,再拿出首相次相之名分作为奖赏。

  之前官家是先收买,再提要求,而如今先提要求,然后就成了奖赏。这一先一后之差,就是官家操作权力进行一步步的试探,得寸而进尺。

  官家操纵权力的手段不仅比熙宁之初,甚至比元丰之初还更娴熟了。

  章越回到中书,片刻之后,加拜王珪为昭文馆大学士的诏书便到了。

  此命实为盛事。

  一日闻得王珪齐迁,百官皆是相贺。

  王珪笑容最盛,升为昭文相对他而言,实如愿以偿,了却了心事,确认了文官之首的身份。

  并本官加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门下侍郎是宰相标配。当年赵普拜相便授予门下侍郎。

  尚书左仆射是本官仅次于三公,再往上一步就可以称‘公相’了。

  至于比门下侍郎更高的,则是侍中和中书令,韩琦当年定鼎之功得拜侍中之职,此外还有文彦博,不过这一般是不予轻授。

  而章越之前恭维王珪的中书令也是宰相衔,但从未授予过真宰相。

  王珪另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因还没有改制,三省里侍中,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以及尚书左右仆射都是作为本官和兼衔赏赐给宰相的。

  估计从此以后也是绝版了,王珪之后官位改制了,门下侍郎和尚书左右仆射就要变成实职了,昭文相也要成为绝唱了。

  实际上文臣抵至昭文相就算到头了,后面都是听起来好听。

  不过王珪还是很讲究历史地位的,与历朝同为昭文相的宰相比起来,若没有门下侍郎的兼衔,他还是不太体面的。

  被天子削了中书门下的权力,王珪换来了昭文相和门下侍郎。

  百官陆续相贺,不过旁官贺了王珪后都没有走,而是留下来坐着,不时看向坐在王珪身旁与石得一闲聊的章越。

  方才来与王珪宣旨的是石得一面对章越时神情格外恭敬,努力地套着近乎。百官们微微笑着,心知肚明。

  又过了片刻,堂吏禀道又一诏书至。

  来宣旨的乃是宋用臣。

  闻得宋用臣来到的官员们一副早就料到的样子,他们纷纷放下茶盅从座位上起身。

  随着章越王珪出迎。

  宋用臣见了章越笑眯眯地点点头,当即捧诏对百官宣道:“推忠佐理之功臣、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尚书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建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章越。”

  “特授尚书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1秒记住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