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日司马光,吕惠卿,章越于迩英殿辩论之后,过了数日,二人又辩。
当时王安石,曾公亮并不在场。
司马光对官家道:“三司掌天下之财,若是人选不当可以罢黜,不可使两府侵夺其事,为何非要设置三司条例司来?”
“宰相辅左君主用道即可,用什么条例?用条例一个胥吏就可以,何必用什么宰相?”
吕惠卿对官家道:“司马光是侍从,见到政事不妥,上疏言事便是。好比为官有其守者,不得其守便去了,有言上谏,不得其言就去了,在这深究何意?”
吕惠卿话的意思,就是让司马光趁早走人,不要在朝上就这事没完没了地说了。
司马光说我所言的事之前都有上疏,只是不知上达天听否?
官家道,朕都已经看到。
司马光道:“那么我之前以为是没说过,如今言不用而不去是臣的罪过了。吕惠卿责臣说得是,臣理当辞官。”
官家和稀泥道:“不过是经延上进讲而已,不用如此。”
一旁王珪见状也出来和稀泥道:“司马光所言是朝廷变法之事,利少弊多,不必更改便是。”
之后事情稍稍平息,司马光进讲资治通鉴,王珪进讲史记,进讲之后。
官家让内侍将讲官的坐墩都搬到御座前,皆命讲官就坐,身为翰林之长的王珪连忙道:“臣不敢。”
章越等讲官以王珪马首是瞻,也是皆道不敢。
官家道:“你们坐下无妨。”
王珪入座后,章越等讲官方才坐下。
然后官家让所有内侍都退下。
章越知道官家这是要与他们这些近臣说心腹之言了。
官家对着一众讲官问道:“如今朝廷欲变更一事,下面的官员便议论汹汹,以为不可,但到底哪里不可,却又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这到底是为何?”
照例还是王珪说开场白,但是大家对他奏对的内容都不抱有期望。
果真王珪道:“回禀陛下,臣疏贱,整日在宫阙之内,对外头的传言不能尽之,若使臣至道路,又不能尽知虚实。”
官家闻言勉强地笑了笑。
章越亦借低头掩饰自己的笑容,王珪说的话即便是都打上星号,也不妨碍理解其内容。
司马光却耿直地道:“陛下,臣以为青苗法非便。”
司马光说完,吕惠卿即如斗鸡般地毫不相弱地道:“陛下,光不晓事,此事富户为之则害民,官府为之则利民。青苗钱百姓欲取之则取之,不愿者不强之。”
司马光道:“百姓愚钝,不知还债之弊,别说官府不强之,当初富户也不曾强之。”
章越听了心想司马光说的也有道理,不由想起了后世的各种贷……
……
司马光与吕惠卿各种争论,从青苗法争至河东和籴,再争到坐仓法,几位讲官间也是意见不一,章越则始终默然不语。
这时吕惠卿气道:“如司马光所言,官吏都不得人,只会害民的吗?”
司马光看都不看吕惠卿一眼,自顾地道:“没错,这就是前几日我所言的有治人无治法。”
吴申站起身来支持司马光所论。
司马光起身奏道:“还请陛下能够择人任之,有功则赏,无功则罚。”
官家点点头道:“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朕知道了。”
顿了顿,官家又道:“卿莫因吕惠卿之言而不快。”
司马光道:“臣不敢。”
章越看到官家露出疲倦之色,他知道官家也是很难,这边既要用吕惠卿变法,那边又要安抚司马光这样的老臣。
之后官家与众讲官坐而论道,到了申时后,王珪率众讲官请求告退。
官家道了句且慢,然后吩咐内侍端了茶汤给众讲官。
众讲官喝过茶汤后方退,离去时言语间对官家厚礼相待无不称赞。
章越独自离去,这时吕惠卿快步赶上笑道:“度之,何必走得这般急呢?”
吕惠卿资历浅,升官又快,加之攀附王安石故而在讲官中人缘不太好。
章越看了一眼,王珪,司马光等讲官从另一面离去,再看看吕惠卿主动与自己攀谈,便知他的意思。
章越知道吕惠卿的意思,退了一步道:“在下有些事,吕兄有什么话见教?”
吕惠卿则亲热地拉起章越的手道:“听说令侄已是回京,到时候还请为吕某引荐……”
吕惠卿拉上章越边走边聊,显得二人私交非常密切。
一直到王安石派人来找吕惠卿议事,方才先走一步。
章越转过廊角却见司马光与吴申正在说话,章越向二人行礼后,正要离去。
司马光道了句:“度之,留步。”
说完司马光舍了吴申来至章越面前。
章越陪着司马光前行。
司马光对章越言道:“度之虽殿上不语,但殿下与同僚之间倒是谈笑风声。”
章越笑道:“近来朝堂上争执越多,下官故而慎言。”
司马光笑道:“你之前在殿上说得很好啊,怎么不敢说了,可是忌吉甫否?”
章越一愣,他知道吕惠卿擅嫉,故而只要他与吕惠卿同在官家面前时,自己便不说话,以免自己风头胜过了他。
没料到司马光洞若观火,一眼便看出了。
章越道:“学士言重。下官与吉甫同僚一场,没有什么忌惮的。吉甫心直口快,方才得罪的地方还请学士莫要往心底去。”
司马光摆了摆手道:“抑己从人倒是美德,但是为官若是太谦退了也不好。度之的人品才学,在我等侍从之中是有公论的。”
章越为司马光这话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司马光慢悠悠地道:“天子幸学后,老夫再与言语吧。”
章越称是。
陈升之为宰相后与王安石也日渐不和。
因为三司条例司的事,陈升之对王安石道,兹事曷归之三司,何必揽取为己任也。
之前陈升之为枢密使时事事都是与王安石相合,但经过王安石推举当了宰相后,反而与王安石翻脸。
之后官家又要用苏轼修起居注,但王安石却对官家言不可,改用孙觉修起居注。
朝堂上因修新法之事,吵得激烈。
而章越却兴办太学,便聘请邵雍为太学直讲。
邵雍表示无意为官。
章越又请邵雍至太学讲学十日,这一次还请动了程颢。邵雍答允了,故从洛阳前来。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