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殷脊背冒汗,手脚冰凉:“堂弟,我该怎么办?去认罪吗?”
他本以为等王逝回南京问题便能解决,朝中早有传闻,王逝在西南立功后将任兵部尚书,如果王逝掌管兵部,这件事便可以抹去,王家愿意重新打制兵器弥补这四千杆火铳的损失。
王逝冷冷反问:“不认罪,还能如何?”
王殷忐忑问道:“那……那王爷会如何处置王家?”
王逝想了想,回道:“王爷为人宽厚,不会对王家怎么样,但事关军事,泰儿只怕免不了责罚。”
他沉思片刻,又道:“你去找范永斗,答应转让武器工坊一半的干股给他,看他能不能帮你!”
“一半?”王殷有些肉疼。
“哎,你愿意给,人家还未必愿意要呢。”王逝很无奈:“除了给范永斗,也没有旁人有实力吞下了,王爷不会让三家武器工坊全都掌握在江南人手里的。”
王殷恨恨道:“我请范永斗找了兵部侍郎陈熙两次,陈熙都没给情面,其实只要陈熙松口,我宁愿补上四千杆优良的自发火铳,让兵部发往庐州,李亨与我无冤无仇,不会再提及此事。”
王逝随后说出来的话让王殷如当头遭到一记闷棍,他恨铁不成钢道:“你以为人家是为了王家的工坊吗?是有人不想让我登上兵部尚书的位子啊,范永斗南下后老老实实在户部当郎中,他家原本的生意都丢得差不多了,倒是王家财源滚滚,他凭什么要真心实意帮你?”
“啊……”王殷一声惊呼,目瞪口呆。
王逝苦笑道:“这次他们十有八九要得逞了,浙东人也不愿看见我晋人在朝堂中继续扩张下去,陈熙做恶人,背后只怕是钱尚书的意思。”
这件事背后隐藏的刀光剑影,岂是王殷能够想明白的。
“是我害了你啊!”王逝嗟叹道:“今天你走出我王府的大门,从此忘了我是你族弟,往后老老实实当日升昌号的掌柜,给王爷守好内库,自能保富贵百年。”
他的本意是指王殷把他当做依赖,总以为他能帮王家。
王殷却理解成有人想利用王家武器工坊的失误来阻止王逝登上兵部尚书之位。
王殷心有不甘,突然想起一人,问道:“找杨尚书如何?杨尚书是北人!”
“杨巍?”王逝摇头道:“他不会帮你,王爷要让你做大事,他不会再在你这点小事上找麻烦,再说,杨尚书与范永斗一向交好,你找了范永斗就等于找了他。”
“你记住,朱家和林家是徽商出身,与江南士绅之间斩不断理还乱。”
“王家如今看似风光,其实不过是倚仗摄政王的恩宠,就连范永斗也有杨巍、罗靖等好几层关系。”
“你如果不能事事忠于摄政王,迟早会惹得家破人亡,你家的二子心术不正,摄政王早就瞧不上眼了,此事是一时之疼,对王家未必是坏事。”
王殷听得清楚,默然无语,不这样想又能如何,花无百日红,王家这是要走下坡路了吗?
“你回去吧,我今天旅途疲乏,要早日安歇了!”王逝起身送客。
王殷也站起来道:“堂弟歇息吧!”
“对了,你让泰儿日后也不要来我这里了!”王逝语气淡然,他怕王殷误解,又道:“我不会对王家的事坐视不理的。”
“多谢堂弟!”王殷深深一揖,转身告辞离去。
夜深,天黑,远处街道上人声嘈杂,正是夜市最火爆的时候。
钱肃年过六十,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四年,退下来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要是在一年之前,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不会招人眼红,但现在内阁权限渐大,派系斗争越来越激烈,浙人和江南人都不希望这个位置落到北人手里。
南京城中有两个衙门最为繁忙,一个户部衙门,另一个就是兵部衙门。
这几天,眼看战事又要开启,兵部的大官小吏忙的连脚底板在地上多粘一会的功夫也没有。
当然,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抱怨,忙碌是好事,冷冷清清的衙门,还有什么油水可捞。
这里只有一个人最悠闲,巳时过半,钱肃的轿子才晃晃悠悠进入兵部衙门。
众人都已经习惯,钱肃是兵部的主官,再说,你总不能要求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与年轻人一样起早贪黑吧。
轿子落在后院,钱肃出来走向内堂,见陈熙手里捧着一份文书正候在门口。
陈熙行礼道:“老大人。”
钱肃抬脚迈过门槛:“随我进来。”
他能如此清闲,得益于兵部有两个能干的侍郎,总管粮草和装备的陈熙和总管军饷和军功的熊霖。
熊霖是浙东余姚人,是当年第一批散尽家财随郭臻起兵的乡绅,他本性偏敦实,办事不激进但从不疏漏,与各镇总兵从没闹过龌龊。
还有一个就是眼前的陈熙,广东潮汕人,思维敏锐,办事精细,相比而言比熊霖更得钱肃器重。
钱肃绕到案台后面坐下。
陈熙恭立在他身前,呈上文书道:“老大人,近日南直隶和湖广府兵奉命集结,姚大人和张大人上报了短缺的火器清单。”
钱肃伸手接过来文书,没有急于翻看:“你可知王逝回南京了?”
陈熙心中一紧,回道:“卑职知道。”
“论功劳,这朝中没有人能比得上王侍郎了。”钱肃感叹:“王爷要是真想让他登上兵部尚书之位,那件事也只是白费功夫!”
陈熙不敢接话。
钱肃又问道:“范永斗又来找过你吗?”
陈熙摇头道:“没有,王家事情虽小,这次是墙倒众人推了,范永斗要是真想帮忙,又何必来兵部。”
钱肃想了想,感叹道:“连马首辅也与复兴社合作,看来他们真是被杨尚书给吓到了。”
坊间有传闻,户部下一个举措是进一步清查隐匿的田产,并制作成鱼鳞图册归档,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消息,杨巍想说动摄政王在大明如孙望在云南那般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江南的官绅很紧张,对北下者产生了极强的戒备心理,在他们看来,王逝与杨巍是一个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