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臻一路看的很仔细,直到八月中旬才进入江阴地界,一行人沿着江边行走。
顾三麻子指着长江中的一块岛屿说道:“大人,靖江洲只有几百渔民耕种,但上面驻扎四五千人马是绰绰有余了。”
这里都是顾三麻子流窜过的地方,再往里他就不怎么熟悉了,所以多说了几句:“江阴的典吏阎元是个人物,这里曾经盗贼众多,自他上任后,有几波水寇和盐盗接连在他手里吃了大亏,于是整个江阴地界安宁下来了。”
“基层多能人啊!”郭臻不由感慨。
事实上,很多人到死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有甚者,到死也没有得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江边行人不多,郭臻这一行清一色壮汉穿过热闹的黄田港,一路指指点点,倒是成为了焦点。
没过多久,两个身穿皂服的衙役拦住郭臻一行人的去路,大声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不等郭臻一行人回答,其中一个衙役看到走在前列的顾三麻子,不由惊呼道:“顾三麻子!”
也怪顾三这一脸的麻子太显眼,闯出名气后,更是想低调也不行。
两个衙役不等郭臻一行人回话,已是吓得拔腿就跑。
顾三麻子看到这一幕,讪笑着对郭臻说道:“大人,对不住,末将惹麻烦了!”
顾三麻子投入郭臻麾下后,被禁足半年没出舟山岛,江湖上已好久没了他的消息。
郭臻从未张扬过收纳顾三麻子这事,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顾三麻子现在在为宁绍军效力。
预想中的麻烦并没有那么快到来,郭臻一行人过了江阴县城地界,往前走了一两里地,路边有个茶馆供行人休憩。
郭臻一行人途径茶馆门口,还没等走进去,里面出来两个人,为首一人红面方脸,两腮圆润,眉头像是用漆黑的黑笔瞄过,下巴一缕三寸长的黑髯,和戏文里的关公有七八成像,后面跟着的那人明显是小厮打扮。
那人直奔郭臻而来,顾三麻子看清楚来人还没等他回头介绍,那人步子很大,已到郭臻十步内。
“拜见郭总兵!”那人拱手行礼,自我介绍道:“下官江阴典吏阎元!”
“阎典吏,久仰大名!”郭臻上前回了一礼。
阎元自带一身煞气,给郭臻的感觉是,仿佛是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的人物。
“儿郎们禀报说海寇顾三来江阴踩点,下官过来看看,才知道他已在郭总兵麾下效力,当是弃暗投明!”阎元笑着解释,行为举止从容大方,完全没有一个小典吏面对一镇总兵的惶恐。
郭臻确认自己没见过阎元,他在江南这些年,多数时间窝在南京和浙东,阎元能猜出他的身份,而不是急于抓捕顾三麻子,可谓是谋定而后动。
“顾三去年便已投入本官麾下,现为宁绍水师守备!”郭臻解释了一句,然后指着旁边的茶馆,示意阎元随自己坐下说话。
一群人各找桌子坐定,茶博士依次来倒水,阎元再次拱手道:“下官是通州人,五年前东虏入寇京师时正在保定府避难,下官听说徐总督命陨嵩水河畔时痛哭了一场,对大人的重情重义更是钦佩不已,一直心向往之,今日得见郭总兵,实乃三生有幸!”
有些事情,只有有心人能够记住,阎元这几句话迅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可见阎元是个有心人。
说到北方的事情,阎元到过的地方不少,对张家口的晋商也略知一二,两人说了有小半个时辰,郭臻也不摆总兵的架子,两人聊到后来,不但不以官职相称,还生出相见恨晚之感。
一直到太阳西斜,郭臻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出言告辞道:“如今时局晦暗,阎典史有朝一日若想从军,可来宁绍镇寻我。”
阎元拱手道:“如果有那么一日,我必到郭总兵麾下效力!”
两人就此别过,阎元返回江阴城,郭臻继续往南京方向走去。
郭臻一行人过了常州府、镇江府,便进入应天府地界,郭臻一行人直入南京,对岸是大明最富庶的扬州,长江中舟帆点点。
到达南京时,已是八月下旬,郭臻先往军器局交接公文,催取新订的兵甲火器,又去拜见留都的兵部尚书史法。
郭臻有心结识守备南京的几位将领,但如王龙、刘昭等人都是勋臣之后,家中又是巨富,没多少功夫与郭臻谈论军中之事。
郭臻在南京住了约莫十天,南京紧靠长江,北方的各种消息接踵而来,难以分辨真伪。
“北京城被顺贼攻破了,天子在景山悬梁归天!”
这消息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一夜间整个南京城像是被开锅的水,所有的百姓、士子、官兵和勋臣,不分男女老少都像是在这个锅里翻腾的饺子,慌乱地不辨东西南北。
流言想捂也捂不住,何况现在也没人来捂,江南各地有名望的官绅拼了命的往南京跑。
郭臻住在魏国公府,紧急通过商盟联系罗靖,命他和王逝迅速赶到南京。
初始只是从京城逃出来的难民带出来的消息,之后的三四天,从江北逃向江南的官员、太监越来越多,不乏宏治皇帝身边亲近的人。
又是几天后,原本还心怀侥幸的史法终于确认了这个消息,一夜之间,虎踞龙蟠的南京城被白幡环绕,南京兵部尚书史法紧急召集江南诸臣,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尽快议立新君。
南京的六部尚书从成祖皇帝开始,就一直存在,几百年间都是个养老的职务,从未有过实权。
现在北京出现剧变,南京的各部尚书突然间都抖擞精神,按照惯例,一旦南京从留都变为首都,那南京的六部尚书也将由虚职变为实职。
留都兵部尚书史法突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郭臻前几天还拜见过,现在递了名帖也见不上了。
王逝与罗靖一收到郭臻的传召,便快马加鞭赶到南京,除了他们两人,从北边来的大臣、藩王也一窝蜂赶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