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狂婿

第130章 有意外放,打理兵阁

大明狂婿 青丝如墨 3423 2021-08-02 17:25

  就比如今天,如果不是皇帝召见,赵昱怕是一下朝就要赶往内阁处理公务,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

  “监考会试隔绝几日,既是为了选拔人才,也有刻意隐匿,放任商贾施为的意思,好让他们和背后之人从暗处跳到明处,如今已到时候,该收网了……”

  想着想着,赵昱盘算起下一步的施政方针,想的入神之际,却有一道尖细的声音响起:“赵次辅,圣上让您进去!”

  赵昱收敛思绪,循声看去,入目的是那白面老者,他礼貌的一笑,就要迈步,那白面老者却靠近几步,低声道:“圣上找赵次辅过来,是有事要商谈,但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这一句话没头没尾,说完之后,白面老者就神色如常地将赵昱引进殿内。

  只是,赵昱与白面老者早有默契,一听这番话,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赵卿来了!”里面传来朱常英的声音,他的面庞有些苍白,眼里还有血丝,显然又熬了一夜,早朝时在金銮殿上,因距离的关系并不能看个清楚。

  这朝后留对,体现的是皇帝信任,自从变法开始,赵昱时常能有如此待遇,很多新法在颁布前,都是君臣二人这么商量着起头,又由其他人查漏补缺,最终成型。

  这次也是一样,君臣二人先就几项变法的细节谈了一会,跟着又聊起了兵事革新的事情。

  对于这点,赵昱并不赞同,只是碍于皇帝对新法的支持不好明说,一直都采取着拖延战术,指出朱常英想法中的疏漏,却又不能太过,里面的度委实难以把握。

  即便如此,双方因为兵事革新也是引发越来越多的不快,说了还没多久,朱常英就气呼呼停下了争论,怒视赵昱。

  赵昱则沉默以对,他虽然急于变法,虽然急需皇帝的支持,可若是因此就事事都顺着皇帝的心意,那在他自己眼中就成了奸佞了,在他看来,既然坐到了内阁次辅这个位置,总是要有点担当的。

  朱常英见赵昱不说话,气了一会,却也没辙,这招赵昱不是第一次使出来了,早就轻车熟路:“算了,朕与赵卿的分歧以后再论,朕今天让你过来,除了迫在眉睫的变法之外,还有一事。”

  赵昱暗道一声‘来了’,接着便道:“圣上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这个时空大明皇权的基础,是士大夫和官僚体系的支持,除了太祖朱元璋时期皇权至上外,其余时候,大明皇帝和臣子并非扭曲的主仆关系,而是单纯的上下统属。

  “有关郭臻的事!”朱常英并不绕圈,以他的身份也没必要掩饰:“朕想了一下,郭臻才学过人,当好生磨练,所以有心将他调去地方,为一任父母官,也好培养才干,日后方能为国之栋梁。”

  赵昱皱起眉来,他知道朱常英虽然点了郭臻为状元,但心中芥蒂未消,加上居于深宫,容易被人影响,怕是听了什么人的话,又生了疑心,想要再观察一番。

  其实,这倒未必是坏事,只要郭臻安分守己,这点怀疑很快就会变成愧疚,最后化作丰厚的补偿,足以让郭臻在官场上青云直上。

  只是,这样一个对变法见解深刻的人,却被放到地方,在赵昱看来颇为可惜,但想起白面老者的提醒,刚才又因兵事革新一事与朱常英闹了不快,倒是不好直接反对,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让皇帝对郭臻再生怀疑。

  赵昱想了想,只能委婉地说道:“圣上,历代状元没有这么快被外放出京的,更何况郭臻初入官场,为翰林院修撰,也该好生沉淀。”

  这也是赵昱的真心话,郭臻身为状元,这么快就被打发出京,传出去不利于他的前程。

  “修撰之职就让他兼着,有个京官名头,也方便他在外行事!”说着说着,朱常英语重心长地说道:“郭臻潜力不俗,岂能困守一院?正该到地方上历练历练,才好为朕的左膀右臂。”

  其实,朱常英也有顾虑,知道郭臻三元及第,只等名望和学识累积,很有希望成就大儒,到时候反而不好调配了,这才急于行事,想在郭臻名声大起前,先敲打敲打也好日后掌控。

  “圣上,这般兼任于理不合,且郭臻刚入翰林院不到一月,这么快就调离出京,怕是会引起非议,如今新法推行不久有不少阻碍,如果……”赵昱心里清楚,这兼任京官其实是朱常英对郭臻心有愧疚的表现,所以这般接话,从而加重朱常英的这种心理,让郭臻能得无形好处。

  果然,朱常英听了这话,略有焦急,抬手摆了摆手,就要反驳,却把桌上杯盏打翻,茶水滚落桌上,湿了几份奏折。

  朱常英犹豫一阵,最终做出决定道:“赵卿所言有理,郭臻确实不宜这么快调出京城,那便以半年为期吧。”

  “接下来半年,郭臻便继续在翰林院任职,至于具体职事……”

  “郭臻殿试时的策论很是精妙,显然对兵事颇为熟悉,那翰林院图书馆的兵阁不是许久没人修编整理了么,正好让他过去,顺便也能学些东西。”

  赵昱心里如明镜一般,知道皇帝既防着郭臻,又有心培养他,希望郭臻成为日后兵事革新的中坚。

  赵昱暂时稳住了皇帝,算是达到了目的,也就没有再反对,于此,这次君前奏对这才算是完毕。

  翰林院藏书馆历史悠久,收藏着诸多经义典籍,甚至有不少大儒手稿,在很早的时候,一度成为读书人所向往的圣地,即便到了现在,依旧是诸多举子、读书人的目标所在,但目的已经有了变化。

  随着历代阁臣多数都有着在翰林院中任职的经历,翰林院的政+治意义不断扩大,掩盖了其在学问、学术上的光辉。

  即便如此,依旧不能否认翰林院的深厚底蕴,藏书之多,即使是一些传承多年、历史悠久的书院,依旧难以比拟。

  当然,为数众多的藏书在收藏和管理上,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防止混乱、散佚、腐坏,更要便于查阅,是以在这藏书馆内,也是按照书籍所属、内容,划分成了若干区域。

  其中,兵阁一部正是用来收藏历代的兵家典籍和战役记录的地方,这里也是郭臻即将执掌和管理的地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