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

第七章:孤独的朱重八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4975 2023-08-18 18:47

   这还是朱英第一次通过驿站赶路。

   相对比以前,驿站的感觉,就是类似于后世高铁和绿皮火车的区别。

   大明驿站是官方直营,禁止民间私用。

   驿站总结便是跟后世的快递物流差不多一个道理,朱元璋还没打下元都呢,就开始恢复重建大明各处驿站了。

   早前有个驸马,因为私自用驿站拉了四车货物,就被朱元璋给赐死了。

   足可见朱元璋对于驿站的重视程度和严苛。

   现在大明的驿站,主要靠的还是接力的办法。

   二十里地设一驿。

   譬如早前的八百里加急,便是从京师开始,设置驿站的顺序,驿卒拿着谕旨,骑马奔腾至下一个驿站交付。

   便是如此,不断传递接力,达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

   南京到北平,直线九百公里,折合一千八百里地。

   算上绕道这些,约莫两千出头里地了。

   八百里加急,三天就到了,在如今的大明,不可谓不快。

   当然,朱棣等人自北平出发,当然不可能用这等方式,日行能有两百里就不错了。

   且也不能昼夜赶路,天黑便会在驿站休息。

   驿站对于所有使用的官员,都是免费的,吃食住宿都是,燕王返京这等大事。

   每过一驿,便会换马保持马力,速度飞快。

   不过即便如此,至十一天,这才达到南京城中。

   头三天,朱高炽,姚广孝还能聊得津津有味,到了后面,基本上上车就趴了。

   熬了一天的颠簸后,到了驿站闷头就睡。

   一个胖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这等长途跋涉,真就是扛不住。

   南京城下车后,唯有朱英还是精神奕奕,其他的早已疲惫不堪了。

   “英哥儿,你初来京师,想必也没落脚的地,带着护卫跟我们一同休息去吧。”

   朱高炽说话都有些艰难了。他此刻只想快点到府邸上睡觉。

   “那便谢过大王子了。”

   朱英点头应道。

   一行人中,唯有朱棣的精神状态和朱英相同,这或许跟他对自身抱着很大的希望才是如此。

   作为藩王,朱棣在京师内城自然有自己的宅院,当然一般情况下都是陛下赏赐。

   内城这边一堆的亲王府,郡王府。

   还有镇国将军府,辅国将军府,奉国将军府。

   到奉国将军这里,就是曾孙敕封了。

   后面还没出来的四世孙便是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奉国中尉。

   这些后世子孙的事情,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基本上都已经安排好了。

   朱棣从北平到南京,两千多里地,用了十一天,这已经算是很快了。

   有些近的藩王,基本上到了,还是距离比较远,尤其是蜀王那边,可能就要延迟几日。

   毕竟蜀道艰难,行程要慢很多。

   距离朱元璋定下的吊唁日,还有七天的时间。

   南京的各街道,商铺,已经挂上了白布。

   并且南京的夜,已然是实行了宵禁,热闹的秦淮河也是一片漆黑。

   京师的燕王府还是很大的,即便燕王没有住在这里,也有仆从婢女打扫。

   朱英带着十多人住进来,并不会觉得拥挤。

   一直到了次日清晨,多数人的奔波劳累才得以恢复。

   朱高炽便迫不及待的拉着朱英去逛这南京城。

   太子朱标对于朱高炽来说是大伯,接触得不算多,自然也不是说有些太多的悲伤,顶多有些感慨。

   朱英却是犹豫了一下说道:“如今太子殿下薨,大王子你作为燕王嫡长子,将来必定受封世子。”

   “若是在这个时候,出去游玩的事情被传了出去,我怕日后恐有些波折。”

   听到这话,朱高炽顿时就反应过来,看向朱英的目光带着感激。

   他如何不知道自家父亲不待见自己,若是真的被抓到了把柄。

   可能第一个把自己世子身份废了的,恐怕就是父王了。

   “多谢英哥儿。”

   想到这里,朱高炽对朱英深深鞠躬作揖。

   “大王子莫要如此。”朱英连忙搀扶住。

   两人便只能在这院子里好生待着,等吊唁之日到来。

   两人在院子里闲聊的功夫,朱英也不避讳,让张管家带几个人去京师里转转,看看有什么铺子值得入手。

   虽说燕王府这边环境不错,但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太子朱标薨,诸王吊唁。

   最快也得将近两月的时光。

   朱英总不可能两个月都住在燕王府吧,他秘密众多,显然极为不变,容易暴露。

   听着朱英想购置一间铺子,朱高炽思考了会说道:“我家在这京师秦淮边上,好像有间茶楼。”

   “待我跟父王说上一声,便送于英哥儿吧。”

   燕王朱棣在京师还是有些产业的,不过基本上也没怎么管。

   父王对于朱英的重视,朱高炽当然心知肚明。不然他对朱英也不会这般客气了。

   真以为身为燕王府王长子,对谁都这么好说话呢。换个人都不见得会搭理。

   朱英闻言,眸光闪动,而后也不客气的直接说道:“那便麻烦大王子了。”

   .........

   大明皇宫,仁智殿,殡宫所在。

   朱元璋站在朱标的灵柩面前,身形有些佝偻,眼神中带着一股死寂。

   不同于马皇后驾崩时,朱标薨后,他并没有嚎啕大哭,整个人就像一块安静的木头。

   然而周围的侍卫,太监,宫女,都已经匍匐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抖了。

   仁智殿后殿,以前伺候太子朱标的数十宫女太监,都已经被处死殉葬了。

   在灵柩的旁边,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跪在地面蒲团上,一袭白服,发出嘶哑的抽泣声。

   朱元璋的目光,只有转到朱允炆身上时候,才会有淡淡的生气浮现。

   他已经一天没有进食了,但太监侍卫们,却不敢劝说一句。

   上次劝说的,现在已经在后殿躺着,准备随伺太子去了。

   良久,朱元璋的背渐渐挺直。

   没有叹息,只有默默的转身离去。

   咱妹子走了,咱大孙也走了,现在儿子也走了。

   只剩下朱重八了。

   即是如此。

   此后年月,便再没有朱重八,唯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