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胜的《英雄本色》,不就是《英雄本色2018》嘛!</p>
沉长林很疑惑,丁胜为什么敢翻拍?</p>
是谁给他的勇气?</p>
翻拍《英雄本色》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p>
就你说现如今的主流观影人群,谁不知道《英雄本色》?</p>
豪哥、阿杰、小马哥这三个角色本身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人物设定,要内在魅力有魅力,要相关冲突有相关冲突。</p>
三个角色塑造到这么完整的程度,编剧推进剧情都变得容易了。</p>
三个演员的完美呈现,更是加强了角色身上的内在张力。</p>
过气大老,不甘心的小弟,身为警察的亲弟弟…</p>
当小马最后对阿杰说:“其实,做兄弟的...”</p>
话没说完,小马就中枪倒下,有时候想想,也许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其实,做兄弟的,不用说太多。没那么多计较,没那么多仇恨!”</p>
你能挖掘出什么新意?</p>
反派上位的原因是因为想睡大嫂?</p>
算了吧,纯粹的江湖片,拍不出来的…</p>
没有那种味道了!</p>
上世纪香港的烟火气,那时的江湖秩序行事规则像泛黄的书页,可以用来纪念但已经不能再当作指南。</p>
沉长林就一句话:“除非丁胜能找来张国荣,否则,我是不会投资的!”</p>
老郭愣了一下:“张国荣?他去世了呀!”</p>
“…对呀,所以,我是不可能投资的!”</p>
正准备挂断,老郭又说了一句:“等一下!”</p>
“等什么?”</p>
“徐可导演准备去探班《刺杀小说家》…”</p>
“是嘛?我打个电话问问!”</p>
……</p>
有个问题,为什么《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包括《笑傲江湖》的导演都不是徐可,但观众婆娘个普遍觉得它们是徐可的作品?</p>
好吧,其实徐可包括杜其峰这些导演,都是电视台出身,他们的行为难免沾染了电视台的习性――只要挂名监制,就喜欢全权主导:剧本要自己控制、演员要自己教、镜头要自己拍、剪辑要自己说了算!</p>
这尼玛不就是大众定义中的导演嘛。</p>
所以有很多徐可监制的电影都被归为徐可作品,因为他太强势,主导了电影的方方面面…</p>
徐可当年的创作力太澎湃,想拍的也多。</p>
但始终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只是分配一些项目给其他人执行,但他自己又太有控制欲和主见,基本上最后还是他说了算。</p>
举个例子:虽然《倩女幽魂》确实大部分是程小东在现场执行,但这个题材是徐可拍板想做的,他也向李翰祥购买了版权,到选角、制作风格上徐可也一并控制。</p>
甚至到后期剪辑,配乐也是亲自上马――盯着黄沾写完《倩女幽魂》、《黎明不要来》、《道》,其中的《道》原本要找林子祥唱,但因为档期迁就不到,徐可干脆逼黄沾亲自上阵演唱…</p>
包括当年请了自己偶像胡金铨导演来拍《笑傲江湖》,最后也就只用了胡金铨一两场戏,剩下的自己又全部补拍了,把胡金铨气个半死!</p>
说徐可是控制狂其实一点也不夸张。</p>
但这几年,感觉他的控制欲缩减了不少…</p>
感觉,可能是老了,精力没有以前那么强盛,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专注自己想拍的东西,不太在意演员之类的…</p>
否则,《神都龙王》为什么要用赵又艇?</p>
《四大天王》为什么用软惊天和马丝纯?</p>
因为陈果富推荐?</p>
笑话,徐可年轻时候谁的面子都不给的,只相信自己,他觉得王祖贤适合聂小倩,就力排众议启用了她!</p>
你能说赵又艇适合狄仁杰吗?</p>
只能说这几年他为了特效的展现,牺牲了很多…</p>
所以,比较起陈果富,他更喜欢跟沉长林合作――《智取威虎山》开始,双方合作的非常好,无论制作还是演员,都让他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流畅感。</p>
剧本方面不用他操心,长林影视的编剧团队人才济济,一个很平常的故事都能玩出花!</p>
徐老怪一直致力于在技术方面按追赶好来坞…</p>
为什么接拍《西游伏妖篇》?</p>
一方面他自己一直挺想做西游题材,另一方面,4个亿的资金,保证他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效果!</p>
其实《九层妖塔》的成本是2.5亿,对外宣称4个亿而已…</p>
他知道沉长林对特效大片很感兴趣,而且从《魔盗团》开始培养国内的特效团队。</p>
到今天终于做了《刺杀小说家》――东方奇幻!</p>
一直想去探班…</p>
看看年轻导演怎么玩特效!</p>
……</p>
《刺杀小说家》早就放出花絮了,宣传嘛!</p>
也是事实:第一次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等多项技术整合到一起来使用,不仅挑战最尖端的拍摄技术,更是实现了一套标准化的全新工业流程,可以说是一次国产电影工业的新革命…</p>
徐可走进摄影棚,整个人都惊呆了!</p>
哦,青岛的摄影棚!</p>
山城拍摄结束了,剧组转战青岛…</p>
徐可惊讶极了:“20多个摄影棚?”</p>
沉长林介绍:“我们分成五十个小组,每组制作不同的东西…”</p>
“最难的是什么?”</p>
“赤发鬼…身高15米,四只手臂,40万根头发、90万个毛孔,单帧渲染量少到16个小时,多到30小时,造价达到200万每分钟左右!”</p>
说着,向同行的特效负责人徐建道:“给徐导看看效果!”</p>
“徐导,这边请…”</p>
然后徐可…有点嫉妒了!</p>
这个特效比它的《四大天王》好太多了!</p>
尤其是赤发鬼的造型,相比之下《四大天王》里的白毛猩猩弱爆了!</p>
徐建特意放出了一段打斗效果,这个让徐可更加嫉妒――《四大天王》里怪兽模型的毛发效果以及行动过程中肢体、关节部位的灵活性差飞了!</p>
“这个特效花了多少钱?”</p>
沉长林看了眼陈祉兮,后者道:“我们前期投入1.5亿,主要用于设备开发、概念模拟以及模具制造,真正制作起来,花了1.5亿左右…”</p>
“设备开发?”</p>
“虚拟拍摄…否则演员没法投入打斗!”</p>
“虚拟拍摄?”</p>
所谓虚拟拍摄,就是动作捕捉、实时引擎、摄影机追踪等一系列技术的加持下的实时画面反馈…</p>
以前拍摄特效大片,基本都在蓝绿幕背景下拍摄和――拍摄现场面对蓝绿幕“背后”(抠像后)的影像统一性,虽然有了概念设计包括前期预示等手段,但与实景拍摄相比,蓝绿幕拍摄仍然无法让所有主创们“身临其境”,实现多部门高效、精准的协同。</p>
“现场虚拟拍摄”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诞生并发展的。</p>
通过实时追踪、实时抠像、实时渲染技术,将摄像机拍摄与CG元素实时合成,将数字化的空间、透视、运动、光影带到拍摄现场,为导演提供实时的画面预览!</p>
这种实时预览作为前期动画预览的延展,结合现场实拍画面继续传递叙事与视效相结合的创作意图,从而使整个团队的创作更加顺畅。</p>
<a id="wzsy" href="http://wap.biququ.com/html/51711/">《仙木奇缘》</a></p>
它可以看做是蓝绿幕拍摄技术的“现场升级版”。</p>
为影视工业化全流程的贯通提供了保障。</p>
《刺杀小说家》有了这套东西,团队将事先动作捕捉完成的虚拟角色预合成到现场画面中,主创人员可以实时看到虚拟角色的大小、位置和运动…</p>
画面越接近电影完成效果,越有助于导演对演员、摄影机以及虚拟角色进行调度,尤其当遇到复杂的拍摄角度和空间位置关系。</p>
另外说一句,《曼达洛人》就是这么拍的!</p>
特效负责人徐建见识了一大堆东西,徐老怪眼睛越来越亮:“这东西多少钱?”</p>
陈祉兮道:“挺贵的,主要懂得操作的人太少了。”</p>
徐建这说:“其使用这套东西可以大量节省CG渲染的时间,如果算时间的话,还是很省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