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魏春

正文卷 第四七五章 据城而守

大魏春 眀志 7209 2024-04-14 04:19

  就如一头张牙舞爪,跃跃欲扑的猛虎突然收起了爪牙、夹起了尾巴,变成了一只遇到天敌的大猫。

  只隔了一日,元丽就坚壁清野,据城不出了?

  一路行来近六七十里,竟未见到半个叛军的身影。到了汧源城外,却又见城上刀枪林立、甲兵如织?

  众将面面相觑,没一个能想通。

  兵还是那么多的兵,将还是那些将,阵法依旧是前日那般布置,元丽为保一反常态,突然就怂了?

  心思稍微惕透些的,无不仰首往中军看去:如伞盖般的天子旌节一侧,一张丈余长的信幡正迎风摆动,“讨逆都督·李”五个大字霍然可见。

  与前日比,也就多了一杆帅旗而已?

  除非,元丽已知前日只是旌节在些,而今日却是大帅本人亲临?

  想想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李始贤狐疑的问道:“元伯兄,为何会如此?”

  李韶呵呵笑着:“应是元丽已然断定,今日领军的必是承志?”

  其实他昨日就想到了:若猜到是李承志领军,元丽定会避而不战。但以想打击李承志的兴头,所以就没提……

  “不应该啊?”

  李始贤更是不解,“他才领过几次军,征战过几回?便是在泾州一战中稍有声名,但在元丽这般悍将眼中,僧贼、流民皆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便是胜了,承志也是胜之不武,故而何惧有之?”

  杨钧倒吸一口凉气,似牙疼一般,满脸鄙夷:“李怀德,你还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当昨日你不在汧阴城下,未见那惊天一幕?”

  与元丽今日闭城不出有何干系……

  刚生出一丝念头,李始贤登时一愣。

  对啊,自己光记着李承志年不过双十,除平定泾州外,也无多少军功。如今是勋爵、富贵,也皆赖先帝宠幸。一时间却忘了,李承志手中有大杀器。

  元丽又是如何知道的?

  即便不是陆氏兄弟已逃到梁州,至少也送来了急报。故而李承志予沃野之乱中的行,元丽已悉然得知。

  果真是人过留声,雁过留名。如今的儿子,竟已让元丽这般的人物闻风丧志,避而不战?

  顾不得李始贤扬扬自得,杨钧又低声问着李韶:“如今又如何施为,蚁附,攻城?”

  “蚁附万无可能,不见今日出兵,就未带几具冲车云楼。估计便是攻城,也该再等几日。”

  听李韶一提醒,杨钧便想了起来,李承志前夜才说过,赶制的天雷才会陆续送来。

  确实炸不开城墙,但用来攻心却绰绰有余。

  “先报吧,看他如何定计!”

  听李韶交待,杨钧唤过令兵,快马向中军急报……

  李承志好不郁闷。

  他今日卯足了劲,准备来个开门红,更准备给元丽一记杀威棒,好让他知道些教训。

  举汧源全县之力,顶多也就万余人马,而且还得将民夫也算上。

  但李韶帐下却有大军五万,便是近半分散于自武关至汧阴数县,以防南军突然入侵。但岐州大营也还有近三万精兵。且只是甲骑就有上万余。

  所以李承志很是好奇:是谁给元丽的勇气,只五千兵就敢陈于城下,与李韶的数万大军对峙的?

  不排除是诱敌深入,但莫忘了,元丽麾下大多都是步卒,骑兵还不及两成。

  若换成是李承志,我先以少部骑兵绕后,冲你城门,你城门关是不关,你这五千步卒退是不退,这城又守是不守?

  就算你有伏兵,但就两条退,能追得上骑兵才行。

  不说能不能一举夺下县城,但保准能让元丽伤筋动骨。

  绝非李承志轻敌,而是实力如此:以数倍于敌之兵力,肉都送到了嘴边哪有不吃拉延理?

  哪怕是诱饵,也能将钩给他掰直,线给他扯断。

  也非李韶畏敌怯战,而是谨慎惯了。再者他非主帅,又突闻李承志予沃野奇迹一般的战绩,信心倍增,故而一点都不着慌。

  慌的是元丽才对……

  果不其然!

  听着信报,李承志暗暗叹了一口气:

  “传令,命后军元珍就地扎营、立寨、埋锅、起灶……

  令岐州刺史李焕即刻率民夫运送冲车、云梯、砲车(大型抛石机)等攻城之器……”

  令步营元佑、元昭各出一军,往城下佯攻试探……

  再令泾州部遣一营轻骑,往南游探。切记,若遇敌踪,传报即可,莫要恋战……”

  随着一声声令下,一什接一接的令兵自帅旗下奔出,传令往各处。

  李承志下了云车,给元鸷交待道:“中军由县男暂领,某去前军看看!”

  元鸷恭声应着,目送着李承志与数百亲卫往东而去。

  今日出兵依旧是兵分三路,李韶为前军,除五千步卒外,另有达奚与李始贤所率的三营泾州甲骑。

  后军为左将军元珍并一万新军。

  而李承志的中军,则是元鸷的三营虎骑和两千虎贲,全是精骑。

  李承志的目的很是确,就是冲着元丽布阵于城外的五千步卒来的。他甚至做好了让虎骑尽披全甲,必要时候冲击元丽步阵的打算。

  只要元丽的步阵一乱,李韶就会尽出步卒,夺取城门。

  可惜天不遂人愿,元丽突然就缩了?

  没等李承志停稳马,左都督李韶、左司马杨钧、卫将源规、李密皆迎了上来。

  “莫多礼了!”

  李承志挥了挥手,快步上了李韶的云车。

  云车就这般大,站不下几个人,只有李韶与杨钧陪着他登了上去。

  “你果真要蚁附攻城?”

  刚上云梯,杨钧便好奇的问道。

  两刻前,他与李韶还断定,李承志不会猝然攻城,谁知一眨眼,他就让岐州刺史李焕备起了攻城器械?

  蚁附,怎可能?

  莫看于岐州的步卒近有两万,但若不出奇计,怕是这两万步卒尽皆耗尽也拿不下汧源。

  关键原因就在于元丽。

  因起事过于仓促,元恪警醒的早,故而叛出洛阳后,元怀、于忠几乎就是光杆司令,手中并无多少兵力。

  而时任梁州刺史、都督武都镇、大散关的元丽却坐拥一州之地,两万精兵。可见其在叛军内部的影响力和地位。

  如今元丽亲自镇守汧源,就知叛军已将此当做抵御朝廷的第一道防线,或是反击的桥头堡。所以这是块硬骨头,绝对不好啃。

  撞车、云梯之类,不过是李承志摆样子给元丽看的。他的本意还是要等西海的炸药、火箭运来看决定如何攻克。

  李承志只是摇了摇头,再未多言。而后扶着云车的栏杆,不断的往南眺望着。

  此处距城墙也就百步左右,看的很是清楚。只一眼,李承志就发现城门左近有不少坑,裸露在外的泥沙很是新鲜,一看就知是新近所挖。

  再看隐隐从门缝下渗出的泥浆和水迹,李承志都有些不敢置信:“元丽竟将门洞都堵死了?”

  “应是断定我军今日必然会攻,又惧你威名,元丽只能出此下策……”

  要不要这么夸张?

  好像自己如今已能止小儿夜嘀的感觉……

  李承志稍一思缩,又沉声道:“如此看来,元丽前几日只是在虚张声势,有意拖延。此时十之八九是内强中干,至少南军应未入关,不然元丽不会如此谨慎!”

  “应是如此,但也绝不可小觑!”

  李韶沉吟道,“除我等见到的这五千步卒,元丽旗下至少还有万五镇军。如今叛贼巴不得南军北侵,故而已不用镇守武都、大散关、并数支入蜀之要道。故而元丽完全有可能将镇军,并关、烽守卒藏于汧源之南,或散关左近之处,而后现身于此,诱我等深入……

  一过汧水,便是秦岭北麓,地势多变,山梁、濠谷渐多,若至散关,已尽是山岭。骑兵之长十去其八,大帅不可不防……”

  李承志自然知道这样的道理,不然不可能他人还在千里之外的北镇,就已经盘算如何引诱叛军并南军入关野战。

  自然不能猝然深入,但探还是很必要探一下的。至少要探明是不是南军来援,若是有,此时到了哪里?

  稍一思索,李承志便向下唤道:“达奚将军可在?”

  达奚往前一步,迈出阵列:“末将在!”

  “方才我传令之时,将军遣的是哪一营?”

  “便是末将麾下!”

  “嗯,那此次便让张信义去吧,令其轻装简骑,多带干粮,皆备双马……”

  李承志又回过头来,问着李韶:“如今驻防斜峪关的是哪一部?”

  “是右卫府卫将薛和。”

  这人李承志有印象,出自河东薛氏。其父与刘裕之孙刘昶叛至北魏,族中多出良才,允文允武。

  便是其熟知南朝军事,故而李韶才令薛和驻防于斜峪关之北。

  “嗯……将由张信义去吧,让薛和放他入关,自褒斜道往南游探……”

  李韶沉吟道:“褒斜道就只两百里,出山后就是南梁重镇汉中?”

  而且这条古道还是南梁所属,出了斜峪关就是南梁地界。如今的叛军已经够让朝廷头疼了,李韶觉的实无必要再去主动招惹南朝。

  “便是不去招惹,你当萧洐会放过如此天赐良机?我若是他,便是不主动出兵,也绝对会坐山观虎斗,待我等于叛军斗个两败俱伤,再收渔翁之力。

  故而我断定这南朝出兵是迟早之事,……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先一探虚实!”

  李承志轻声笑着,“再者,即便打不过,难道还不会逃么?”

  战力如何不论,但凡白甲旧部,都习过塘骑探报之法。所以李承志很信心:即便张兴义遭遇强军,也不至于全部有去无回。

  所以就如方才,李承志号令斥候往南游探时,派的也是泾州兵。用意便在于此。

  见他心意已定,李韶也不好过多置,只能由他。

  李承志刚给达奚交待了几句,突听“咣”的一声。

  声音不大,却很是清脆。李承志抬起头来,只见箭雨如雨点般的从城头宣泄而下,射向城下的步阵。

  开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