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贞观娱乐圈

第八章 从棺材里爬起来

贞观娱乐圈 肥皂快乐水 5420 2022-10-24 07:42

  桥文送走了萧大郎和韩三,赶忙来到了桥雨的屋子里。

  桥文坐在榻上,将桥雨小小的身子揽在怀里,他拿着一把团扇轻轻地扇动,开始给她讲故事。

  桥雨说道:“兄长,我要听新故事。”

  桥文以前给桥雨讲故事,由于古代的资讯有限,他只能翻来覆去的讲《凿壁偷光》、《孔融让梨》、《苏武牧羊》等有限的故事,桥雨早都听腻了。

  桥文现在有了浩如烟海的故事,认真地考虑了应该给她讲什么样类型故事,不同类型的故事对于少儿的成长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桥文不想把桥雨培养成为一个世故的女孩儿,他自信能够给她一个优越的环境,让她的心中充满诗情画意,成为一个有灵性和艺术气质的女孩,能够充分的享受生活。

  他笑道:“小雨,兄长新听来了很多故事,以后保证每天给你讲新故事。今天我给你讲的故事叫做《格林童话》,第一个故事叫做《白雪公主的故事》:

  在遥远的西方国度里,从前有一位王后,在绣花的时候刺破了手指,血落在白雪上非常美丽。她希望自己能够生个女孩儿,皮肤雪白,嘴唇鲜红,王后果然生了一个女孩儿,取名白雪。不久以后王后就死了,国王又娶了新的妻子……”

  白雪公主的凄婉故事打动了桥雨,她深深地沉浸在故事里……

  桥文不停地给桥雨讲故事,一直到了三更时分,桥雨才沉沉的睡去。

  朝廷从每天晚上7点到凌晨5点,期间每2小时为一更,人们常说的夜半三更,就是夜间11点到凌晨1点。在五更时间里,长安城实施宵禁,宵禁期间大街上禁止有人走动,要关闭坊间大门。不过,并不禁止人们在坊间里面活动。

  第二天清晨,随着宵禁结束的钟声,长安城开始热闹了起来。桥文有早起练武的习惯,他起来以后,看了看沉睡的桥雨,来到院子里练习太极功夫。

  说实在话,桥文很不喜欢长安城的清晨,这个时候是家家户户倒马桶的时间,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臭气,比后世的雾霾还要难受。好在太极拳讲究的就是心静,桥文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练习了起来。

  韩三一大早就过来了,他听到院子里面的动静,压低嗓音说道:“阿文,是我。”

  桥文过去打开了院门,韩三问道:“小雨怎么样了?”

  “好多了。”桥文说道。

  韩三看到桥文一身短打装扮,好奇地问道:“阿文,你在干什么?”

  桥文说道:“以前看书的时候,看到了一种拳法,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一时好奇就学着练习了一下。”

  韩三从小练武,对武术有些痴迷,他很感兴趣的说道:“你打来我看看。”

  桥文打了一套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不跳、不跌、不速、不震,动作幅度小,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美观,很适合桥文追求的文化人的气质。

  韩三学习的是北齐少林寺稠禅师创作的少林拳法,以刚猛著称,他看到桥文的太极拳法动作柔和,不由得有些轻视。他笑道:“阿文,你这叫什么拳法,软绵绵的,看上去就没有力气。你要是想学习拳法,我来教你。”

  桥文也不计较,笑道:“我也不想跟人打架,强身健体就行了。”

  韩三说道:“我上午去收桶,午时前就回来了,有事儿你叫我。”

  这时,萧大郎也过来了,他问了桥雨的情况后,高兴地说道:“阿、文、我、感、觉、好、多、了。”

  桥文教给他的是呼吸控制法,一开始虽然有些不自然,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慢慢的就会纯熟流畅起来。

  桥文说道:“我现在教给你一首诗,你这几天就念这首诗,别人也不会笑话你。”

  萧大郎的确担心自己在练习的时候,自言自语的会让别人笑话。他要是念诗的话,就不容易让人觉得好奇了。

  随后,桥文拿出一张纸,给萧大郎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

  在平康坊明算学堂里,萧大郎望着被直教(老师)提问的同窗,心中很羡慕,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治好口吃,像正常人一样说话。

  下课的小钟鸣响了,同窗们大都跑了出去玩耍,萧大郎坐着没动地方,拿出桥文写给他的那首诗,按照呼吸法一句句地读了起来。

  突然,一个脑袋硕大的学子从后面一把抢走了萧大郎手中的诗稿,笑道:“大郎,今天这么老实,看情书呢吧?!”

  这位大脑袋学子名叫高翔,是一位富家子弟,他好开玩笑,跟萧大郎关系很好。

  萧大郎急忙站起来,去抢夺诗稿。他嘴里喊道:“快、快还给我。”这一着急,又开始结巴了起来。

  高翔人高马大,他一手挡住萧大郎,一手拿着诗稿念道:“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哇,大郎,哪家小娘给你写的情诗啊?”高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嘴里嚷道。

  明算课堂教学,没有那么多课程,不像是现在每节课会换一个老师。一位直教教学时要连上两堂课,在课间是不会离开教室的,正在闭目养神的直教听到萧大郎和高翔吵闹,站起来朝着他们走去。

  高翔虽然顽劣,不过对直教还是有些忌惮的,他低着头,梗着脖子,准备迎接直教的口水大潮。

  直教来到他们的身边,却没有斥责他们,而是伸手从高翔的手中拿过了诗稿。他把诗稿上的诗看了一遍,忍不住地吟诵了起来。

  他问道:“这诗是谁写的?”

  高翔说道:“是萧大郎拿来的。”

  直教上下打量了萧大郎,问道:“这诗是你写的吗?”

  萧大郎老老实实的说道:“不、是、我、写的,是、我的、邻居写的。”萧大郎按照呼吸法回答直教的问话,居然没有出现结巴的现象。

  不过,此刻直教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萧大郎说话的改变上,他眼睛盯着手中的那首诗,说道:“好诗,真是好诗啊!你的那位邻居是何许人也?”

  直教觉得能够写出这样的诗作的人,一定是为有身份的人物。

  萧大郎说出了桥文的身份以后,直教望着萧大郎一个劲儿的摇头。不知道是不相信桥文的身份,还是不相信桥文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

  上课的钟声响了,直教没有马上教学,而是当着学子们的面,吟诵了萧大郎带来的那首诗,品评了一番之后,才继续开始上课。

  唐朝人是吃两顿饭的,中午是继续劳作的时间。到了下午两点,明算学校就放学了,萧大郎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了。

  “大郎。”正在这时,高翔和一位长着一张马脸的同窗黄远挡住了萧大郎的去路。

  黄远也是一位富家子弟,他说道:“大郎,你的那首诗给我吧。”他要这首诗有用,但是抄袭别人的诗,会被别人耻笑的。他必须要有署名权。

  萧大郎说道:“这诗不是我写的。”

  黄远说道:“你把这首诗卖给我,我给你钱,你拿去给你的邻居。”

  萧大郎知道桥文现在很需要钱,于是说道:“好吧,给我多少钱……”

  萧大郎回到家里放下书袋,就兴冲冲地跑到了桥文家里。此时,韩三也来了,正帮着桥文煎药。

  “阿文,你来看看这个。”萧大郎手中提着一贯钱给桥文看。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了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桥文心中苦笑,就因为自己没有名气,只能够贱卖诗词。他心道:“如果李白他老人家知道自己的诗作,只卖了一贯钱,一定会气得从坟头里爬出来,骂萧大郎和自己败家的。”

  韩三异常兴奋,他说道:“阿文,你真行,你写的诗真好,难怪白员外愿意给你钱了。”

  从贞观十年开始,唐朝开始进入了盛唐阶段,此时的物价十分稳定,一斗米12斤只要4文钱,一贯钱差不多是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日常开销了。韩三修一只木桶,只能赚到3文钱,卖一只新桶,也只能赚到12文钱,他是真心地为桥文感到高兴。

  桥文说道:“大郎,下次再有人买你的诗,最少要卖5贯钱。”

  韩三觉得桥文有些烧包了,他说道:“阿文,你可不要贪心,一贯钱就不少了。”

  萧大郎听多了娱乐圈的事情,倒是没有大惊小怪,他说道:“你再给我写两首诗,我去试试看。”

  这时,桥雨从屋子里面出来了,她说道:“兄长,我想吃萧家馄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