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一品败家子

第129章 全域防疫,买药!

大周一品败家子 落雨禅 5992 2022-10-24 08:28

  项燕记得,在前世的网络上有人提过这么一个问题。

  武松血溅鸳鸯楼把端茶倒水的丫鬟也杀掉是什么心态?

  下面就有人回复,古代灭门,鸡蛋都要摇散黄,丫鬟能活?

  还有人跟帖。

  别说鸡蛋都要摇散黄。

  门前的蚂蚁窝都要拿开水烫。

  蚯蚓都得竖着切。

  院子都要打除草剂!

  树叶都要切成两半。

  花骨朵都得掐喽。

  第二天还得把被子拉出来晒了除螨。

  走的时候都得点上蚊香。

  没出窝的小耗子都得摔死。

  微生物都得用紫外线扫一遍。

  屋里都要拿酒精喷雾喷一遍杀菌。

  所以刘衍来请示崔咏道的家该怎么抄时,项燕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处理完崔咏道的事后,项燕吩咐把之前派发出去到处打探情报的那些游鱼船行的人都召回来。

  从离开余杭的前一天就把那些人全分别派遣出去了。

  当时叫他们去江南道到处打探情报的同时,还要顺便摸清项燕除疫药方上各种药材,在各地的存货情况。

  方便的话再给项燕顺带买些回来。

  算了一下时间,命令发下去后到今天都快有十日了。

  情报什么的应该收集得差不多了吧。

  而且他们买回来的药材还能用在金陵城里顶几天。

  游鱼船行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联系方式。

  刘衍把消息散发出去之后,大多数人在当天就回到了金陵。

  事关重大,项燕等不及刘衍先汇总情报,再向他报告了。

  所以游鱼船行的人回来一个项燕就接见一个,第一时间就对情报进行了整理。

  然后把药材运进金陵城去。

  运药材的方法还是沿用之间崔咏道使用的吊上吊下法。

  毕竟虽然崔咏道的初心是想给项燕找麻烦。

  但其中的一些考虑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等到游鱼船行的人全部回到金陵。

  他们带回来的药材就已经够金陵城所需了。

  把带回来的药材全吃完后,金陵城差不多也就可以解封了。

  从他们带回来的情报中,项燕注意到,虽然疫情只在金陵集中爆发了。

  但各地都有一些瘟疫出没的迹象。

  所以全域防疫就是很有必要的。

  必须把所有的隐患全部消灭于萌芽之中。

  不然以后的治疫工作不但可能会演变成一个旷日持久的大工程不说。

  现在做的这些努力,到时候说不定都会在大环境的相互影响下白费。

  定下全域防疫的大方向战略之后。

  一个有意思的点就产生了。

  那就是防疫所需的药材因为各种原因,现在各个地方都处于储备不足的状态。

  所谓全域防疫的行动方案就是。

  项燕把在金陵城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药方公布出来。

  然后用钦差的权利下发命令给各地方官府。

  命令他们组织全民喝药。

  这个药方熬出来的药所有人都需要喝两天。

  务必做到不漏喝一人。

  而组织这个全民喝药所产生的费用,就由地方官府和项燕各自承担一半。

  没有病的人喝两天就行了。

  不小心染上病的人之后还要继续喝药的话就自费去各药店去买。

  药方项燕也会向民间公布出来。

  而现在各个地方药材都处于储量不足的状态的情况之下。

  项燕就想到了一个可以赚到钱的地方。

  项燕大姑项玉霞可是京城百草堂总部掌门人。

  而且项玉霞还是大周医药行会掌事人。

  要是发动她的关系的话,就可以把全国的药材调到江南来。

  把药材卖给各地方药行的话,项燕就可以从中抽取一点点的利润。

  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放大到江南全境这种规模的话,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银子了。

  “杨叔。”

  想清楚这些事后,项燕便问杨老管家:

  “我想给我大姑写一封信,你能想办法给我送到京城去吗?最快多久能送到?”

  杨老管家便是傲然一笑:

  “如果项神医在拿到信的同时就能写回信的话,今天少爷你就能拿到回信。”

  时至今日,项燕已经有点摸清这个杨老管家之前是在便宜老爹身边干什么的了。

  不是管杂事。

  也不是管账目。

  而是管情报部门的!

  所以项燕刚才的问话也是一个试探。

  听到杨老管家这么回答的话,项燕心里也是知道自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得到答复之后,项燕便直接开始起草给大姑项玉霞的信。

  信的开头先简单问候,聊聊家常,表达思念之情。

  然后才开始详细说了一下江南这边的处境。

  最后问大姑项玉霞能不能给江南筹集药材。

  能否筹集到足够整个江南所需的数量。

  以及所需要的时间之类的。

  杨老管家拿着信才出门几分钟的时间就回来了。

  手里的信不在,想必已经送出去了。

  只是不知道是采用何种方式送的信能那么快。

  以及杨老管家这个情报部门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在江南。

  虽然杨老管家说最快今天就能收到回信。

  但项燕却是不打算等的,项玉霞收到信后肯定要一定的时间考虑。

  还要多方打探运作。

  各种工作做下来的话,三天内能拿到回信就算京城那边效率高了。

  “把王长史叫来一下。”

  项燕吩咐办公房间外的衙役,把金陵长史叫过来谈一下工作。

  这个金陵长史姓王,是原来崔咏道的副手。

  项燕把崔咏道斩首抄家之后,仍然沿用了他原来的这一批老部下。

  毕竟项燕对金陵官场不熟,自己的时间又紧,不可能自己另起班子从头搞起。

  所以很多官面上的事还得靠这些人去办。

  而崔咏道的前车之鉴摆在这。

  项燕也不怕这些人敢给他起什么幺蛾子。

  金陵长史很快就来了。

  是一个瘦高的中年人。

  他是靠科举入的仕途,金陵本地人,能做到这种位置就已经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他的办事能力了。

  毕竟在这个高官位置基本都被所谓五姓七望垄断把持的年代。

  能做到这个位置已经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能做到的天花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他一辈子都会卡在这个官位不得寸进,直到退休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