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重生之建立豪门

38. 第三十八章 出大事了

重生之建立豪门 凤三九 7590 2022-12-29 01:08

  BAIDU_CLB_fillSlot(”956805”);

  四堂叔来向灵凤家借大蒸屉。 </P>

  农村人不会准备太多的家什,要用的时候,可以互相借一借。错开时间,每家都愿意借的。 </P>

  夏母问:“你三个哥哥都回来了吧?” </P>

  四堂叔回答:“二哥三哥都回来了!大哥不知道为什么,老不回来!”说着,拿起就走了:“我用好了就还过来。你家明天用吧?” </P>

  夏母说:“是啊!你拿去用吧!” </P>

  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几家在外工作的儿子媳妇就要回家来。 </P>

  幺爷一共有两个姑娘四个儿子,前面两个姑娘都嫁在邻公社。 </P>

  大儿子夏金社在省城武汉工作,大儿媳在易林县城教书;二儿子夏金会在县城工作,二儿媳在家务农;三儿子夏金主在县板鸭厂工作,三媳妇当民办教师;四儿子夏金义在家务农。合起来就是“社会主义”。 </P>

  农村人就是有门路把儿子弄出去,也不会全部放出去,还要留一个,照顾两老生活起居,养老送终的。 </P>

  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最小的儿子身上了,四儿子今年二十一岁,现在还没有成家。 </P>

  那时,只要在省城工作的人回来,这半边营子里的和这家相熟的大人孩子都喜欢到家坐坐。 </P>

  大人是想看看一年到头没见过的人,叙叙旧,听听外面的新鲜事。 </P>

  小孩子就是看热闹,最重要一点,就是每次去,都会有糖果饼干发的。 </P>

  每年发的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这里糖果品种很少,他们吃的就是那面疙瘩糖。 </P>

  人家省城回来的大堂叔每次回来发的是那光溜溜的圆溜溜的花花绿绿的纸包的糖果。虽然只一人一颗,很多孩子得到了,也不忍心吃的。 </P>

  那糖纸都好漂亮啊! </P>

  听说,还是上海货呢! </P>

  那个时代,有钱也难买上海货啊! </P>

  幺爷的大儿子每次回来时,灵凤的母亲是会过去的。 </P>

  大堂叔知道,自己弟兄几个不在家,很多事就靠这最近的本家帮衬。 </P>

  母亲说话最是泼辣,心地最是善良,只要别人不惹她,她从来不挑起争斗;而一旦别人有滴水恩于自己,那真是要涌泉相报的。 </P>

  大堂叔每次回来,必定要带一些当地没有的稀罕物,送给灵凤家。 </P>

  感谢他们一家的照顾。 </P>

  到了腊月二十七了,幺爷的大儿子,灵凤的大堂叔还没有回来。 </P>

  二儿子和三儿子早已经回来了。 </P>

  幺爷问二儿子,你哥咋还不回来,已经到县城了吧? </P>

  二儿子支支吾吾也不说为什么,直说,快回来了! </P>

  平时,大堂叔是腊月二十五就到家了。 </P>

  今天晚上,灵凤家里要准备炒货。 </P>

  炒爆米花,炒蚕豆,炒豌豆,炒葵花籽,炒南瓜籽,炒冬瓜籽。 </P>

  葵花籽南瓜籽和冬瓜籽都是不多的。 </P>

  这些都是地里种的。吃南瓜冬瓜的时候,事先把籽掏出来,放在柳钵(一种用柳条编制的播筛粮食的器具)里,晒干,装起来。 </P>

  农村人把所有的东西,都积攒起来,放在过年的时候吃。 </P>

  平时吃不到东西,孩子们觉得理所当然,可是过年的时候,吃不到东西,孩子是要哭闹的。大人自己脸面上也不好看。好像会被人瞧不起,自己忙了一年到头,孩子一点爆米花南瓜籽都吃不上,别人会嘲笑自己没有本事的。 </P>

  农村里风俗“炒七不炒八,炒八吵翻家。”意思是,腊月二十七,开炒年货,保第二年家里不吵架,家庭顺遂;如果,二十八炒的话,那么一年就会有吵不完的架。 </P>

  灵凤小时候,母亲老是和父亲吵架,那是父亲还没有现在这么木讷,哪怕吵不赢,也会争几句的。 </P>

  这带来的后果是,父亲还了一句嘴,母亲噼里啪啦说了二十句三十句,直到他抱头鼠窜了才罢。 </P>

  所以灵凤的耳边就经常充斥着吵骂声。灵凤那是心里就在想,我以后找个丈夫,一定不要和他吵架,也不会像母亲欺负父亲一样欺负他。 </P>

  二十七年年炒年货,也没见母亲父亲停止过吵架! </P>

  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七,灵凤是个用心的人,她就观察母亲是不是要炒年货。 </P>

  有时候看到二十七家里还没有用要炒年货的意思,就提醒母亲:“今天是二十七,我家怎么不炒?” </P>

  母亲不耐烦地说:“今天没有时间,明天再说吧!” </P>

  灵凤心想:“不是说,‘七不炒,八不闹’吗?你们今天不炒,明年又要闹一年啊!” </P>

  可是,她不敢说出来。 </P>

  不过最终,母亲还是在二十七这一天炒年货了,而母亲和父亲也并没有因在这天炒年货而停止吵架。 </P>

  那时,看到父母还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灵凤常常会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是每年都腊月二十七就炒年货了吗?怎么还在吵架? </P>

  想去想来不明白,索性自我安慰:“也许二十八这天炒年货的话,他们吵架会更狠呢!现在是三天一吵,二十八的话,会是每天都吵,每天耳朵都不得安宁呢!” </P>

  想了想,就觉得还是二十七炒年货比较好。 </P>

  这天晚上,屋里的蜂窝煤炉子是燃的正旺,灵凤和夏灵敏围坐在炉子边在灯下织自己的毛衣,秦继英在踩着缝纫机,“哒哒哒哒”。 </P>

  灵凤家的,亲戚家的,所有过年衣服早就已经做好了。 </P>

  营子南边的孙大嫂,二十五这天还来央求嫂子帮忙给她家人做衣服。 </P>

  这都年下无日了怎么现在才想起要做新衣服呢? </P>

  秦继英为难地说:“你看我还在织毛衣呢!昨天才织好夏立勇的,今天织我自己的。等着过年穿呢!你怎么早不拿来啊!” </P>

  孙大嫂赶紧夺过秦继英手里的毛衣:“给我,给我!把你的毛衣拿来,我和小姑子都会织毛衣,保证在五天之内,一定织好。让你过年穿上新毛衣。” </P>

  秦继英只好收下了布料,这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呢! </P>

  天寒地冻,打着毛衣的话,还可以坐在火炉边,时不时将手伸过去烤一下火,这一个人在缝纫机边,连火都烤不成,冻僵了,只好双手搓搓,用嘴哈一下气,再继续蹬缝纫机。 </P>

  灵凤看嫂子这样,赶紧找来了很久不用的小火炉,到厨房里抓了两把碎草末,然后,在灶膛里用火钳夹了一些明火,放在草末上。 </P>

  又搬来了一个高凳,把小火炉放在秦继英左手边。 </P>

  秦继英说:“哎哟!冻死了!” </P>

  夏母走过来:“这都快过年了,还老说什么死呀活呀的!以后都别再说了!注意点!” </P>

  秦继英笑了:“哎呀!都忘了!注意点!注意点!” </P>

  夏灵敏也在织着自己的毛衣。 </P>

  灵凤也把毛衣拿过来,赶紧织起来。 </P>

  青青睡了一会觉,早醒了。 </P>

  别人都在忙,秦继英使唤夏立勇“快点抱青青。” </P>

  青青被夏立勇抱着坐在火炉边烤火,指挥着夏立勇,“听歌!听歌!” </P>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P>

  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P>

  青青摇头摆脑地听着收音机里唱歌,不时地还用脚踢着。 </P>

  灵凤鼓励:“欢迎青青来一首!” </P>

  于是,夏立勇、夏灵敏、夏灵凤都放下手里的东西鼓起掌来。 </P>

  青青小嘴一张:“洪湖水呀,浪浪浪浪浪浪浪浪!” </P>

  没办法,舌头打不过弯来。 </P>

  夏灵敏笑得针都戳不过来了:“哈哈哈!别在浪浪浪浪浪浪浪浪了!快水漫金山了!” </P>

  大家都笑了起来! </P>

  青青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P>

  夏母和夏父炒着年货。 </P>

  夏父在灶下烧火添柴,夏母先将沙倒进锅里,用铲子铲动着,翻动着,等到沙炒得热烫了,就把苞谷放进去。 </P>

  沙子滚烫,苞谷遇到烫沙就爆裂开来,这样炒出来的爆米花很香很酥。 </P>

  灵凤其实也考虑过沙子吃进去咯牙,她和母亲说过,是不是要用盐炒呢。母亲一听,就嚷嚷着说:“吃了会毒死你啊!你现在还是在读个初中啊,还没有脱农村的壳啊,就来嫌弃农村的做法啦!” </P>

  听到这个,灵凤立马就放弃劝说。 </P>

  她马上反省自己,还是在用前世的观点做法来扭转他们。 </P>

  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十年来,已经是固定的了,他们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了。 </P>

  如果想要改变,就必须自己够强大,所有的东西都摆在他们面前,比如,不想让他们吃沙炒的爆米花,你就亲自买来炒好的咸的甜的爆米花,让他们没有拒绝的机会,他们自然而然会接受,现在劝说他们改变,是做无用功呢。 </P>

  想到此,灵凤就坦然了。 </P>

  吃的时候,无非用手多搓一搓,搓掉多余的沙子,其实吃起来很是香酥呢! </P>

  灵凤边织毛衣边吃爆米花,正在吃的时候,就听得外面有大哭声。 </P>

  一个男子哭着进了厨房。 </P>

  灵凤忙丢下毛衣,她听出,好像是幺爷家的四儿子的哭声。 </P>

  “陈大嫂啊,快去我家啊!出大事了啊!” </P>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