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心如宝月映琉璃

第18章 结业考试

心如宝月映琉璃 十二三弦 4753 2023-02-14 02:49

  山长目露了然。

  几位夫子面色各异,抽气之声不绝于耳,荀夫子甚至拈断两根宝贝胡须。

  明月华坦然将真实身份详尽告知。

  “唔,这么说来,你今日便要回乡认祖归宗了?也罢。”

  荀夫子面上仍带有惊异之色,对她离奇的身世颇觉怪异。

  “难怪你身上有诸多矛盾之处,明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偏偏无心举业,任凭老夫磨破嘴皮,也不肯去下场考一回童生试,原来根源皆在此处。”

  “愧对先生教诲。”明月华再次深施一礼。

  “罢了,也怪不得你。”荀夫子上下打量她,怎么瞧都是堂堂正正一个大好儿郎,不由得微微摇头。

  实在不能怪他们几个老眼昏花有眼无珠。

  “只是你随我念了几年书,时时口称先生,从不曾唤一声夫子。我本以为是你心高气傲,认定我等才疏学浅,不堪为你之师,仅是先你而生,先你而知者罢了。”

  “学生不敢!所谓达者为先,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诸位先生博学高才,明不敢有半丝不恭不敬之心。”明月华慌忙再躬身辩解,被荀夫子摆手拦住。

  “无需多言,你的苦衷我等尽已知晓。”

  荀夫子与诸位夫子交换个眼神,对她和蔼一笑。

  “这些年你都在藏拙吧?”

  明月华满面尴尬,热着脸连连作揖讨饶。

  “休做这等模样,又不曾怪罪与你。”

  荀夫子捋须微笑,旁边严夫子将手里书卷递给她。

  “教了你一场,如今你即要结业,便叫我们瞧瞧你这几年学了多少东西,不然我可不认你这个学生。”

  明月华讶然看向诸位夫子,几人齐齐冲她露出狐狸看小鸡崽子的狡猾眼神,咳。

  “便在此答题吧,笔墨都现成的。”

  山长起身让出书案,明月华连连推辞,只说再搬一套桌椅来即可。

  “你身上有伤,题目不少,且节省精神认真答题;若是答得不好,你夫子们肯抬手轻放你一马,我也是不答应的。”

  山长冲她鼓励一笑,目光包容。

  “不论是我学院优秀学子沈明,亦或是头一位女学生明月华,都不能是不学无术之徒。收敛心神,全力作答。”

  “是。”

  明月华鼻头泛酸,深吸口气,大步过去坐到山长的书案后,抬头一一看过几位目露殷切的夫子,自信一笑,将系着试卷的细绳抽开。

  卷子徐徐展开,明月华打眼一扫,眉头微挑,不由得再看了几位夫子一眼。

  竟然是今科会试试题!

  夫子们果然是有备而来。

  她吐出口气,沉下心逐一看过题目,边捉起岁寒三友的墨锭轻而缓地研磨,边粗粗打腹稿。

  会试分三场,每场三日,题目有经义论诏诰表判语策问等,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刑法民生各个方面,题量之大可想而知。

  明月华对制式严格的八股文兴趣不大,只初时听了两堂课,了解点皮毛大概便罢手,反正她也不用考科举。

  如今拿到题目,她脑子里也不想什么破题、承题、起讲、八比、大结之类的,只当小议论文来写。

  想当年八百字高考作文,没练过五百篇,也有三百篇,全不在话下。

  众所周知,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运用一些正论反论修辞等手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分来摆事实讲道理,就是一篇合格的作文。

  明月华用的就是这样的套路。

  第一道题目很眼熟,大名鼎鼎的奇葩截搭题“君夫人阳货欲”。

  嗯,又是夫人是阳货的,看起来确实欲气满满,令人想入非非,但实际上却是道正儿八经的经义题,要是没发现陷阱被带进沟里就惨了。

  别看这题目只有区区六个字,却是截取两篇《论语》中的句子搭成的。

  “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全句为“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句子不难理解,写作背景大概是,春秋时代,礼制遭到破坏,诸侯嫡妾称号混乱,而称号实际上意味着某一种秩序的遵循和规范,孔子故而提到周礼,也是正名之意。

  题目后半部分“阳货欲”三个字则出自另外一篇《论语・阳货第十七》,全句为“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大概意思是有个叫阳货的想拜见孔子,吃了闭门羹,于是,阳货想了一个办法,给孔子送去蒸熟的小猪。根据当时礼尚往来的原则,孔子在收到礼物以后,应该登门拜谢。【1】

  这篇文章同样有关于礼制的探讨。

  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邦无道则不仕。

  阳货根据当时礼尚往来的原则,设计欲逼孔子相见,此处可理解为礼制本身存有缺陷,被钻了空子;

  而孔子机智地“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他,却在路上与之巧遇,于是两人有了一番关于出仕做官的讨论。

  题目分析到这里就很清楚了,两道题之间的联系是礼,围绕着礼的辩证发展这一中心论点详细作答即可。

  明月华有了腹稿,搁下墨锭提笔便要打草稿,却听得一声咳嗽,荀夫子老脸微红,不自在地要撤去第一张试卷,恐她尴尬。

  “你答下一题吧。”

  明月华一怔,随即笑笑。

  “学生已有了思路,且试着作答一二。”

  说完她笔舔砚台,饱蘸浓墨,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形诸纸上:

  夫礼,立于敬而源于祭。圣人曰,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

  荀夫子等见她面色肃然,并无有女儿家羞恼之意,互相对视一眼,猜测她是否破对了题目。

  这道截搭题出得刁钻,有那读书不扎实的,下了场脑子一懵成了浆糊,便容易想歪了去;

  今次书院里也有考生中招,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此时见她不假思索一蹴而就,难道真的胸有成竹?

  荀夫子几个到底忍不住心中好奇,踱步上前,偷眼去瞧。

  先瞧见一笔端正秀气的馆阁体,架构间初具风骨,卷面分便有了;

  再一看破题,嗯,不错,没跑偏,称得上才思敏捷,功底扎实;

  凝神再看,眉头不由得便蹙起。

  这行文格式不对。

  果然平时没有认真听课!

  好在尚且能称得上一句言之有物,言语也算通畅,即便够不上一个圈,起码能判一个中等的三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