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一章 应对
张昭所谓的“前事”和“后事”,其实就是在说孙刘联盟的事儿。
“前事”已经确定了,鲁肃力主,孙权同意的,咱们没法更改。
但今时不同往日,刘备集团已经彻底坐大了,而江东依然困守一隅,如果不想办法改变,就只能守着江东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张昭其实是不赞同所谓的孙刘联盟的,之前不好反对,但现在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病危,那么一旦鲁肃病故后,这个孙刘联盟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毕竟前几年在荆南都打过一次了,虽然没彻底打起来,但双方其实都知道,这个盟约已经非常脆弱了。
所以,张昭想提前试探一下周瑜,问问周瑜对孙刘联盟是否看重。
这个问题现在的周瑜还真的不太好回答。
早期的周瑜,确实跟张昭一样,觉得孙刘联盟没必要。
但那个时候的周瑜,其实比张昭更加激进。
张昭只是觉得跟刘备结盟,没啥好处不说,自家还尽吃亏,打完曹操后,荆州反倒是刘备占据了大半。
那个时候的周瑜索性就是认为跟刘备结盟一点用都没有,放着还是个威胁,不如早早灭掉得了。
而且那时候的周瑜也对自己和江东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单凭江东的力量,完全可以独抗曹操。
赤壁之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自己以少胜多,不一样赢了。
再加上当时刘备集团就派了两个文官过来逼逼,事后也就是在乌林地区放了一把火,屁用没有,周瑜真心觉得跟刘备结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但后来,刘备集团不知不觉的拿下了荆南四郡,又不知不觉的拿下了益州,已经成为了一方重要的割据势力。
而这几年,不管是周瑜当初打南郡,还是孙权三次出兵淮南,都让周瑜看到了曹操集团的强大。
人家真的可以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甚至还能两线都打赢。
现在的周瑜,说实话,真的有点明白鲁肃的苦衷——二打一人家都能扛下来,你们俩弱势方要是再内讧,恐怕真的就是剩下死路一条了。
这个孙刘联盟,真的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东西。
但如果只是想到这儿,周瑜就不会成为江东第一人了。
周瑜现在想到的是,孙权在三次进攻淮南不顺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毕竟自己想的再多也没用,真正绝对孙刘联盟是不是有必要存在的人,是孙权,不是他周瑜。
所以对于这个事儿,周瑜现在真的说不好。
当然,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鲁肃现在还没死呢,现在谈论孙刘联盟是不是有必要,总让周瑜觉得是对不起自己的好朋友鲁肃。
因此,在张昭询问周瑜这件事的时候,周瑜打哈哈的糊弄过去了,只喝酒,不表态。
张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搞不清楚周瑜的态度,只能暂时先放在心里,回头等哪天时机合适,去跟孙权聊聊这方面的问题。
虽然周瑜的态度很重要,但张昭也知道,真正做出决定权的人,是孙权。
但这事儿,也耽搁了一下。
就在周瑜拜访张昭之后不久,江东的陆口守将,实际上的一地总督,鲁肃,病故了。
孙权大为伤心,一时间难以理政,亲自前往鲁肃府邸,帮助鲁肃家人处理丧事。
有一说一,孙权也许对周瑜和张昭都有一丝戒心,但对鲁肃,孙权是真的绝对信任的。
鲁肃之于孙权,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刘备,两人的关系是真的很融洽的。
张昭除非是吃拧了,否则不会在鲁肃病故的档口,去跟孙权说什么孙刘联盟不合时宜这类的话。
所以,这事儿暂时耽搁了下来,整个十二月,江东的主基调都是给鲁肃送葬。
孙权给鲁肃安排的葬礼极尽哀荣,给鲁肃加封为荆州都督,以褒奖鲁肃身前镇守陆口,总督江夏,长沙,桂阳的功绩。
费祎虽然有所不满吧,但鲁肃这个人,在刘备集团内部的人缘声望都很好,现在人也死了,费祎也不好多说什么,他还得代表刘备集团参加鲁肃的葬礼呢。
而鲁肃病故的消息,先传到荆州,张溪和关羽都默然。
关羽是真的冲击挺大,一向关系不错的人去世了,而且走的那么突然,关羽多少是有些伤心的。
而张溪呢,虽然知道鲁肃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去世的,但想想鲁肃这个人的人品和能力,也是唏嘘不已。
所以,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在江陵城造了一座祭台,遥祭鲁肃,顺便把这个消息传到成都去,告知刘备和诸葛亮。
毕竟,鲁肃这一死,可能会导致江东在外交策略上的变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遥祭完毕后,关羽就跟张溪,马良,习珍三人,一起商讨一下江东可能有的反应。
什么可能都有,毕竟整个江东,除了鲁肃外,没有任何一个人高举旗帜,坚定孙刘联盟的。
因此,关羽实在判断不出来,接下来江东会有什么样的举动,表面不动神色,暗地里则传令各出,加强戒备。
尤其是武陵郡和公安两地。
而张溪呢,则是建议,关羽可以等鲁肃葬礼之后,召回费祎,询问一下费祎的意见。
一方面,张溪相信费祎的能力,这趟去江东,一定能打听到一些内幕消息。
另一方面,费祎在江东呆的时间够久了,应该回来了,再待下去,会被江东方面怀疑的。
关羽闻言,觉得有道理,立刻派人给费祎送信,走公文的形势,让他在鲁肃的葬礼结束后,返回荆州。
有公文,就不怕江东人发现猫腻后阻拦了。
费祎也确实在建安二十二年正月的时候,回到了南郡。
然后,就被拉着,去开会了。
参会者除了上次的三人以外,这次徐庶也打着回南郡述职的旗号,从武陵郡回到了江陵,参加这场可能影响刘备集团对外策略的会议。
会议上,费祎讲述了一下自己在江东的见闻,以及自己的工作成绩——已经跟江东四大世家的张家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张家取得了吴郡纸张代理权。
而费祎本人,跟张家家主张温,也建立起了不错的私人友谊。
但是吧,在临回来前,这个事情,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纰漏。
临行前,孙权曾经专门召见过费祎,提起由张昭控制整个江东纸张代理分配的事儿,并且专门写了信件给刘备,拜托费祎携带回了荆州。
费祎对此的评价是——此番江东之行的成果,可能会前功尽弃。
张昭虽然也姓张,但他不是吴郡张家的人,他是淮泗集团的人,孙权尊为老师的人物。
摆明了是孙权的心腹。
而且孙权显然意识到了费祎的所作所为,在费祎活动的差不多了,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一旦刘备方面同意,那么费祎就是对吴郡张家的人失信,恐怕以后再也没办法利用吴郡张家收集情报了。
关于这点,费祎主动向关羽和张溪请罪,毕竟这趟出使的主要目的,并没有达成。
这事儿吧,关羽和张溪倒是没太放在心上江东之地要是这么容易就能渗透收买,那孙权还能当快二十年的江东之主么。
这些事儿,可以以后慢慢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江东那边再鲁肃病故后,有没有出现什么新的变动,对于鲁肃的继任者,到底是不是那个已经在陆口驻扎下来的吕蒙,这些才是现在要讨论的关键问题。
这么重要的情报,费祎自然也留心了,通过跟张温交好时的交谈,费祎也分析出了不少有用的情报。
首先,鲁肃的继任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在陆口驻扎的吕蒙。
虽然目前为止,江东方面没有正式任命,但从一些底层官员的动向来看,这事儿八九不离十。
这些日子,吕蒙在建业的府邸,经常有人前往拜访,比起以前的时候要增加好几倍.要知道,这时候吕蒙可不在建业。
如果吕蒙只是担任陆口守将,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出现,说明吕蒙大概率会跟鲁肃一样,总督地方。
而对于吕蒙这个人,费祎也专门派人搜集过资料了。
早期吕蒙确实只是一个勇将,后来被孙权看重后,职位快速提升,也在孙权的建议下开始读书识字,学习兵法韬略,慢慢成长为现在独当一面的将军。
但总体来说,吕蒙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将军出身,因此江东的各方,对他总督地方,还是有很多的反对意见,而且就费祎搜集到的资料,也没有显示吕蒙有任何总督地方的经验。
所以,费祎分析,即使这个吕蒙上任,恐怕也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人选,很难治理好一方百姓,恐怕最后还得是周瑜出马,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关羽听了这话,微微皱眉,看向了张溪.好像跟你说的不太一样啊。
按照张溪的说法,这个吕蒙早期经历倒是对得上,但后期的经历被主公逼着读几本书,就能成为一方镇守统帅了?!
那这年头的统帅,未免也太好当了一点吧?!
而且就这么一个没有任何治理地方经验的人,让他来处理形势关系非常复杂的荆南地区孙权真的能放心?!
关羽也比较倾向于费祎的分析,可能这个吕蒙真就是个临时过度的,最后自己的对手,终究还会是那个周瑜。
但张溪知道,吕蒙真的能做好一地总督的.历史上,人家可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进武庙的那种。
张溪生怕关羽因此对吕蒙产生轻视思想,赶紧的把鲁肃对吕蒙的评价给说了,什么“吴下阿蒙”啊,“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啦,这类的典故也都说了。
鲁肃对这个人的评价,二爷你总该相信的吧?!
然后费祎就很奇怪.这些事儿,他在江东那么久了都没听说过,张郡守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张溪那个尴尬的,赶紧推说是以前跟鲁肃通信,鲁肃在信里说的。
反正现在鲁肃死了,死无对证。
费祎倒是不怀疑张溪说的这话,但关羽听了,依然不觉得这个鲁肃有多厉害。
鲁肃写信给张溪,吹嘘江东出了一个不得了的人才,这种交流顺带吹牛的事儿,谁信谁傻子。
关羽承认,也许这个吕蒙有点水平,但比起鲁肃来,肯定是差一大截的。
这个评价,倒也不算错.但张溪总觉得,咱们的二爷又犯了高傲的毛病了。
这时候还是徐庶靠谱,对关羽说道,“庶与那吕蒙交战过,其人指挥作战严谨,制度井然,并非无能之辈退一步说,纵使那吕蒙只有鲁子敬一半之能,君侯亦不可大意,以免为其所乘。”
有了徐庶的作证,关羽这才稍微收敛一点,点头表达了对徐庶的认可。
毕竟关羽和徐庶在荆州共事的最久,要说关羽心中最认可的人,可能徐庶还要排在张溪前面,甚至跟诸葛亮相比,都难分上下。
既然徐庶那么说了,关羽还是听进去了,对吕蒙的评价,稍微拔高了那么一点。
倒是徐庶,在会后私下找到了张溪,奇怪的问道,“元长为何对那吕子明,如此忌惮?!”
徐庶是真的不明白,今天的会议,张溪一直表现出一种对吕蒙的戒心,而且很重,比面对周瑜鲁肃时,都要严重。
那个吕蒙,难道真的比周瑜和鲁肃还强?!
张溪却是回答,“非我忌惮,只恐关君侯轻敌.吕蒙此人,虽无远略,却也是难得的将才,领军之能恐不在君侯之下。君侯高傲,若不以为意,恐酿成大祸。”
张溪对吕蒙的这个评价,多少有些拔高,但也不是拔的太高。
吕蒙这个人指挥作战真的很有一套,也许真的不在关羽之下哪怕不如,也差的不会太远。
其实这一点,历史线的关羽是意识到的,不然也不会在陆逊取代吕蒙后,松了一口气。
在关羽看来,陆逊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书生,肯定比吕蒙好对付。
虽然其实陆逊更不好对付
徐庶听完张溪的回答后,明白了张溪的用意,但同样的,也宽慰张溪,说道,“君侯虽傲,却非不听忠言之人。且伱我同在荆州,南北相望,纵使周公瑾复来亦不惧之,何独惧区区吕蒙尔?!”
嘛,这话说的对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