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正文卷 第六百八十八章 治理雍州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黑风洞 5532 2024-04-14 04:13

  章武四年,八月,长安。

  距离长安取士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各地主官和佐官,郡吏也已经纷纷抵达自己所在的岗位,并且施政两月有余。

  时节来到八月,本来应该是一年内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间段,要开始准备秋收和秋收后的赋税纳粮事宜但,今年天子恩德,关中地区免税一年。

  虽然如此,但并不代表着,就没事儿干了。

  相反,比起以往的时刻,整个雍州刺史府忙的,都快底朝天了。

  没办法啊,关中四个郡,四十六个县,摊上了两百多新手上任的官员,没乱套都算是奇迹了,怎么还能闲的下来。

  这两个月里,关中诸县,各郡,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葩事件,有些事件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有个别县令,居然想在关中种植水稻。

  好吧,你要是在靠近渭水,泾河或者洛水的沿河县城,水力资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善,那你要这么搞,张溪还有个原谅。

  毕竟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儿,好歹是能种的,就只是经验不足,没有估计到水稻在关中的产量根本无法跟粟米相比。

  但你一个安定郡的县令,居然想在山林之间的少量耕地上这么搞真的,张溪第一时间都怀疑,是不是这个地方县令跟当地世家勾结,用这种手段逼迫百姓歉收,从而好吞并土地,隐匿丁口。

  为此,张溪还专门让马谡跑了一趟这个县,亲自去调查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县令就是单纯的蠢,再加上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已。

  这事儿闹得吧,让马谡都觉得脸上无光。

  毕竟,长安取士这事儿,是马谡一手操办的,虽然说最终录取谁是刘备说了算的,但.长安取士那么大的动静,就选出这么一个完蛋玩意儿来,马谡都开始怀疑,自己在越巂郡举行的这套类似的取士制度,是不是真的有啥问题。

  难道这样的取士制度,真的最多只能选吏,而选不得主官。

  毕竟,吏员犯错,上头还有主官可以兜底,要是一地主官犯错,可就殃及一城百姓了。

  如今成都朝中,中书令可正在跟各部研究越巂郡的取士制度能否作为察举制的一种补充呢这事儿要是传到成都去,那不是给人攻击的口实么!!!

  但好在,这也就是个例而已,这次长安取士中出来的官员,也不是没有做的不错的。

  比如粟邑县令李昰,池阳县令柳徽,鄠县县令王翼,漆县县令王慈,都算是能力出众,上任两月就基本熟悉政务,同时也能安定地方百姓的合格官吏。

  唯一不太和谐的地方在于.这四个人,都是蜀中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李昰是蜀中李家的长房长孙,柳徽是柳隐的族弟,王翼和王慈是蜀中王氏的子弟。

  所以啊,这年头真的,尽管张溪想着提高寒门子弟的地位,但真要论真才实学,到底还是世家子弟们占据优势,这里面的差距,真不是十几年二十年能扭转过来的。

  说到底,还是诸葛亮有先见之明,这些事儿,果然还是不能着急。

  而这点地方官吏上的事情,张溪也没有功夫来管的太细,既然地方官施政出现了问题,那就交给蒋琬去处理。

  经过了十年地方治政经验的洗礼,如今的蒋琬是真的是大势已成,做事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由他负责政务的执行和监督,那是最合适不过的。

  至于那位犯错的县令,张溪也没想过要一下完全否定,毕竟张溪也知道,如今关中的官员都是这种类型的生瓜蛋子,根本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犯错不可怕,只要能及时改正就好。

  今年百姓没有赋税压力,官府也在尽快的完善百姓的安置和土地落实工作,还有一定的容错率,由蒋琬出面去指导解决问题,那个县令能改正自然最好,要是死不悔改,那再做惩罚就是了。

  至于陈祗,这段时间忙着落实各地百姓的土地归属情况,同时负责绘制鱼鳞图册,重建官府土地所属存档的事情。

  这事儿交给陈祗去做,简直是最合适不过了。

  第一,陈祗心细,很多事情他只需要稍微看过一眼心里就能有印象,地方上的官吏或者世家想要瞒过他,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陈祗的身份不一般,他是许靖的外孙,名士之后,整个关中地区的世家们,不管是谁,就算不给他面子,也要给许靖一点面子,由他出面去跟各大世家打交道,厘清这些人的土地归属,至少不用担心引发太大的争议和矛盾。

  第三陈祗这人,虽然看着俊朗飘逸,一表人才,但实际上,这小子肚子里的坏水也不少,他也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该用一些手段的时候,他比蒋琬都下得去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现在的陈祗很清楚,自己的前途未来,到底是维系在谁的身上的。

  许靖虽然是天下名士,但他到底不是蜀中人,他只是避难入蜀的名士而已,在蜀中没有什么根基可言。

  更何况,许靖已经过世两年了,他的名声也不可能一直庇佑着陈祗,随着时间的推移,许靖名声所带来的庇护只会越来越弱,陈祗必须提前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而如今,有个现成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张溪这人不仅地位高,而且愿意用自己这么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毛头小子,而且一上来就是一州长史.虽然只是右长史,算是副职,但那也是长史啊。

  这要是不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那陈祗才是脑子抽抽了呢。

  因此吧,如今的陈祗,虽然更多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但办事,那是真的卖力,两月的时间,就已经厘清了北地郡和安定郡的土地归属,就剩下最麻烦的左冯翊和右扶风两郡的土地归属情况了。

  说真的,这确实很不容易了。

  关中太大了,而当初满宠的迁徙行为,牵涉的地方又太广,再加上刘备划分陇西,天水,广魏三郡为秦州,裁撤南安郡并入陇西郡等一系列行为,导致关中的行政体系一时间有点混乱,陈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新并入雍州的安定和北地两郡的土地归属厘清,已经是他才能的充分体现了。

  至于右扶风和左冯翊,是当初遭遇兵灾最严重,同时也是满宠迁民的重点区域,这些地方原本的地方官员几乎全部被满宠内迁带走,百姓也带走了大部分,就算要厘清土地归属,连个能作证的乡老都找不到,一块土地有三家人家跑出来说是自己的事儿都有,实在乱的可以。

  这里面的事儿,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弄清楚的,甚至于,非要厘清归属的话,没有个三五年都做不到。

  因此,陈祗对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看法。

  按照陈祗的想法,既然两郡的百姓都无法证明土地归属,但又都坚持自己在两郡有土地归属,那索性就不要证明了。

  两郡的人口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右扶风还好点,十四个县里,至少五丈原,武功,眉县,槐里这四个大县的人口损失不算太大,也算有据可查。

  可左冯翊当初可是满宠迁民的重点,十三个县的百姓几乎都被迁走,即使如今迁徙回左冯翊的百姓,至少有一半都不是原本左冯翊的人。

  有些人甚至口音都对不上,还非要说自己祖辈都生活在左冯翊.这就是冲着占便宜来的。

  因此,陈祗就建议张溪,把所有左冯翊的百姓,全数迁到右扶风去,重新安置在右扶风剩下的十个被迁走百姓的县城之内,充实当地人口,就地安置土地。

  至于土地所属,也不要去厘清他们原本有多少土地了,就按照每户人口预估生产所需,配给合理的土地。

  简单来说,你一家有五口人,一年生活所需要的粮食需要十亩地的产出,那就分给你十亩地,不多也不少。

  这么一来,免不了有些百姓为了多分一些土地,会临时搞组建家庭,但这时代,能活下去就行,百姓有这种小聪明也是被逼无奈,即使让百姓占些许便宜,也属无奈之举。

  重点是不能让世家们多吃多占,说自己有多少地,就给他多少地。

  你们家有多少人,我自然就给你们多少地,想要地,那就先向官府如实呈报你家的丁口数量。

  这等于是变相的在普查这些世家们的家族丁口。

  大汉是承认奴仆私有制的,但问题是,即使是奴仆,他们也是人,是需要主家替他们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不然这帮世家们还隐匿丁口干啥。

  这么做,固然会引起很大一部分的关中世家不满,但问题是关中现在有大影响力的世家么?!

  有也让满宠带去关内了。

  大汉天子的北伐军可还没有撤回成都呢,随时可以变为平叛军的,就关中世家剩下的这帮货色,借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真的造反的。

  而且把这些左冯翊的世家迁到右扶风去,一方面还能震慑右扶风的那些世家们,同时也能挑起左冯翊和右扶风世家的对立你左冯翊的世家跑来右扶风,虽然知道你们是逼不得已,但假以时日,等你们在右扶风立足了,那不还是要抢夺原本属于我们右扶风世家的利益么?!

  如今大汉天子君威正盛,我们搞不过,但搞搞你们这帮落魄的左冯翊迁徙过来的世家们,总不是问题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