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大宋做枭臣

正文 第十七章 《西厢记》的火热

回到大宋做枭臣 夜听来风 5341 2024-04-14 04:44

  “郎君,是妾身惹的祸。”

  见侯公子离去之后,稚娘缓缓低下了头。

  “只是些许小事而已。”

  徐汉良没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他好奇的只有这侯公子,为何会有着能力参加到九院诗会之中。

  侯公子应当是在天一书院之中就读,这书院便是在九院之中,都能排行前几。

  若非侯县令托关系的话,侯公子根本不可能进入到书院之中。

  谁知道,他不仅进入了,居然还参加了这次的诗会,着实让徐汉良有些不解。

  看着他那一副嚣张的样子,似乎丝毫不担心会在诗会之中出丑一般。

  但这却不是徐汉良该想的事情,而是将桌上的稿纸拿了起来,递到了稚娘身前。

  徐汉良微微一笑:“稚娘,这是我闲暇之时写的一些东西,你若是在家中无趣,倒是可以拿着看看。”

  “《西厢记》。”

  看着封皮上的书名,稚娘缓缓读出。

  “公子,你应该用心在功名之上,我平日里可以和浣衣时认识的姐妹聊聊天,不会无聊的。”

  稚娘一听这话,皱起了眉头,言语间带着些许埋怨。

  口嫌体正直,抱着那《西厢记》,她的脸上又露出了一种掩藏不住的笑意。

  几天的时间一闪即逝,眨眼便到了小岁这一天。

  九院诗会会在晚上举行,徐汉良习惯性的锻炼完后,便朝着书院跑去。

  经过了这半个多月的锻炼,徐汉良的身体总算是结实了不少。

  相对于以前孱弱的书生体质来说,已经算是优秀了很多。

  在这个乱世将至的时代,身体很多时候甚至要比脑子更加重要。

  若是出了门一不小心遇到了打家劫舍的麻匪,寻常书生不能反抗便会当即送了命。

  体格健壮一点的话,好歹能反抗之后再送命。

  来到书院后,徐汉良才知范老因为旧友临门,故而没有来此下棋。

  得知消息的徐汉良,这才松了一口气。

  秦川河上,几只画舫已经是张灯结彩,临时的拼接在了一起,就是为了迎接晚上的诗会。

  九院诗会每年会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上一次举办九院诗会时,还在九年前。

  故而常熟对这次九院诗会还算重视,由衙门牵头,倒是弄得隆重。

  一路之上,却有不少青楼女子,颇为热情的和徐汉良打着招呼,让徐汉良不免尴尬。

  之所以这些青楼女子对着徐汉良频频侧目,也并非徐汉良这些天沉迷于秦楼楚馆,耽于玩乐,而是要归功于稚娘。

  前些天,将那本《西厢记》交给稚娘后,稚娘即便是出门去河边浣衣,也要随身揣着。

  被她那帮小姐妹们一阵善意嘲笑。

  而稚娘也在浣衣之时,将书中的故事讲了出来。

  这时代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娱乐,这《西厢记》倒是让那些女子听得入迷。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在这个封建时代,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一般。

  不过几天的时间,便已经被不少女子知晓,甚至还有人想要购买稚娘的那本《西厢记》。

  稚娘自然不愿将自家郎君的东西交出去,只是借人誊抄了一份。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之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这些风情缱倦的书中词,被那些青楼女子听了后,便成了嘴中常言之句。

  几天的时间,徐汉良便成了风尘女子眼中的才子。

  但风尘女子眼中的才子,对作者本身未必是一件好事。

  上一位得到风尘女子这般吹捧的,还是仁宗年间的奉旨填词柳三变。

  但那柳三变,最后也只是落得个只能受到风尘女接济的下场。

  勉强过了进士榜,但却被仁宗用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刻意的划去了名字。

  当然,当朝皇帝却和仁宗不同。

  能有“青楼天子”之称的昏德公赵佶,说不定反倒是能欣赏这些句子。

  徐汉良只是害羞于这些风尘女子的调戏,对这些风尘女子却是没什么偏见。

  也不会认为她们的职业,便有辱斯文。

  这些天,徐汉良在家有用闲暇时间写了一本书,倒是还没传播开来。

  刚刚回到家,徐汉良便见几名男子,正守候在小院门钱。

  徐汉良不明白,自己这家门口是能捡到金子吗?怎么个个都等在门外。

  “徐公子,我是瑞云书局的书商。”

  “公子,我是祥丰书局的书商。”

  “公子,我是金榜书局的书商。”

  ……

  还没走入家门,那几名男子便纷纷围了上来。

  听到他们书商的身份,徐汉良立刻便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早在大宋时期,便已经有了版权意识。

  加之于资本主义萌芽,造就了版权意识的萌芽,书局便应运而生了。

  虽然没有什么版权保护法,但这些书局之间,却有着行业规定。

  不过仅仅靠着行业之间的规定,肯定是无法阻止盗版的猖獗了。

  能够买得起正版书籍的,只有少数人。

  而能够读书识字的女子,绝对是一只没有发掘出来的购买力大军。

  正因如此,也让这些书商看到了机遇。

  见到围拢上来的几人,徐汉良立刻拉开了距离。

  无奈苦笑:“各位有着何事?”

  “公子,你那《西厢记》若是和我们书局合作,我给你三成利润。”

  “三成?我看你是打发乞丐吧,我们金榜书局,能够给你五成利润。”

  “你们两个小书局,怎么和我们瑞云书局相争?若是公子愿意,五十两银子便将这《西厢记》卖与我。”

  ……

  听到他们的话,徐汉良自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没想到随手写的一本小说,居然能够赚到小钱钱。

  站在门口的稚娘,见到这一幕后,脸上不免有些茫然。

  在他的印象中,只有那些大才子,才能迎来书局的青睐。

  如今这些书商纷至沓来,岂不是说,自家郎君已经是一位大才子了?

  想到这,稚娘的心中止不住的欢喜,甚至比赚到小钱钱还开心。

  对于这些书商的叨扰,徐汉良也有些不胜其烦。

  但如今确实是需要钱财的,自己老豆还在牢里关着着。

  这过年不管咋样,也是要进去看一看的。

  想要进入大牢,至少需要几十两的银子打点呢。

  虽然有些烦躁,但徐汉良还是耐着性子,和其中一家书局签订和合约。

  签订的是一次性的合约,而价格被徐汉良磨到了八十两。

  最后还是用有辱斯文,不愿沾染这铜臭之气,才将这个价格谈下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