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钢铁大亨

北风凄乱牙旗 871、八大皇商的末日三

  “晋商能起家,和三个人有直接关系。”张世泽夹了口菜,继续说道。

  “哪三个人。”

  “第一个是太祖皇帝。当时北方边境粮食贵乏,本地不足以供应军需。需要从内地转运粮食。当时北方的驻军太多,估计有五六十万人,而这些人多数都是南方人,是太祖起家的部队。”

  “运输粮食太费劲了,一车粮食运到北方边塞,要消耗三车粮食给运输的民夫路上吃。这么下去把国家的财政都拖垮了。后来太祖又想本地屯田。但到了我朝北方气候太冷,而且干旱。一亩旱地收成也就三五斗。遇到灾年,搞不好种子都收不回来。”

  “南方都是鱼米之乡,官兵不愿意在北方落户扎根,北方太苦了。于是纷纷逃跑。后来跑的人太多,实在没有办法。想到了学习宋朝,搞了个开中法。”

  开中法杨凡还是知道的。

  “开中法”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商人先把粮食运到指定位置。第二步,是商人根据运粮所得的凭证,去盐场兑换食盐。第三步,是把盐卖到指定的地区。

  你要想经营特别赚钱的盐业,就得给北方军镇运送粮食,否则不让你干。

  这下子,一下就把北方军镇的军粮问题解决了。

  这就是运粮本身不赚钱,但是把这个生意和赚钱特别多的生意捆绑。你要买个电视机,就必须搭一个收音机。

  杨凡点点头,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等于用盐业利润贴补军粮。盐商们的利润被减少了,贴补到了军粮里。

  “这种生意,愿意做的人挺多的吧,为什么落到了山西人手里。”杨凡问道。

  “本来山西运城有盐池,本地有资源比较方便。他们手里有盐,否则他们也接不了这个好差事。本来盐业都是扬州那边占优势的海盐,晋商是竞争不过南方商团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地理上的优势。”

  “宣府镇和大同镇在山西。”杨凡立刻就明白了,晋商是怎么把这件事弄到自己手里的。

  明初北方先设了四个镇,其中宣府镇和大同镇就在山西。九边重镇都是后来逐步形成的。

  “不错,他们守家在地的,和本地驻军搞好关系肯定比别人有优势,当地驻军肯定离不开本地官府和士绅的支持。他们也必须和本地豪强搞好关系。毕竟在人家的地界上呢。”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军队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后世也一样。什么军嫂就业,孩子上学,医疗看病,买粮食蔬菜物资。很多时候必须要和本地打交道,否则生活都成问题。

  军镇往往主动和地方官府、士绅、豪强、大地主来往。双方一拍即合,山西人把这个生意拿过来就很正常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吗。明朝山西宗族势力强大,其他商团在这个地界上是弄不过本地人的。

  所以,从明初开中法一实行,他们就上了车,一部领先步步领先。

  晋商由此发展了起来。

  毕竟盐业是暴利行业。他们的利益和边军盘根错节,有控制着运城盐池,只需要搞倒粮食,就完美了。

  “粮食生意很特殊,这东西是很赚钱的。”杨凡喝了口酒说道。他从现代大量购买粮食传送过来。他对这里边的猫腻比谁都清楚。他就是大粮商。

  粮食这东西不同于一般商品,一做就是大宗,或者特大宗。没本钱根本玩不起。一斤粮食有几厘钱的利润都值得一做,如果有几分钱的利润,就非常可观了。因为数量太大。

  不论是粮食,还是盐,做好了都是暴利行业。何况他们有加上了一个垄断经营。那么利润就更大了。

  粮食加食盐,玩好了就是王炸。

  “吃独食,是最招人恨的。晋商能把住二百年,恐怕使用了很多非常手段吧。”杨凡冷笑道。

  “嘿,那些老抠儿,心思狠着呢。一进山西境内,能站得住脚的山贼、马匪、甚至是城市里的乞儿、泼皮都是靠着晋商才能生存。否则一夜之间就会消失。”

  “你想来山西做生意,官府和他们勾结,边军和他们勾结、这些法外狂徒是他们豢养的。你想谁还敢来找死。”张世泽冷笑道。

  “勋贵和皇亲国戚的生意也进不来吗,这些人这么排外,霸槽到了这个程度了吗。”杨凡问道。

  “也不会让你进不来。总之勋贵和其他文官大员、皇亲国戚、宗室王爷,也允许你进来。给以一个面子,大家都有台阶下。但是,赚不到太多钱。核心的生意,你想都别想。”张世泽明显口气酸的很。可见勋贵集团对晋商还是很有意见的。

  “光靠这些恐怕还有些不够,这大明可不是他们说的算的。”杨凡斟酌着说道。

  这时候,厨子又进来上菜了。

  “蔚县八大碗,二位大人慢用。”胖厨子报菜名,“丝子杂烩、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清蒸丸子、银丝肚”

  一群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川流不息的端上来八盘菜肴。

  地上的戏班也在吹拉弹唱,一个标志的小娘子,正在唱着河北梆子。

  张世泽一双眼睛,色迷迷的就没离开过。嘴里还啧啧有声,这身段儿,这小腰扭得,有劲道。

  她唱的应该算是张家口赛戏。河北梆子的一种。

  俗称赛赛班,又叫王八班。是河北张家口的本地特色戏曲剧种。

  这种戏曲形式在民国以来已经消亡。后世杨凡并没有见过。

  所演剧目与一般地方戏中的大戏相似,有《佛隐寺》、《告御状》等。

  杨凡有些无语的看了他一眼,这家伙这是精虫上脑了。已经化身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了。

  “这个戏班子,正经儿有几个小娘子不错,怎么样散了堂会,留下几个。”

  “算了,你自己来吧,我回去好好睡一觉。”

  “你就是放不开,老婆又不在身边,你怕什么。你又不差钱儿。”

  “我怕个屁,家里的娘们儿,想孩子都想疯了。整天变着法儿的折腾我,我出来才算松口气。有那功夫,我还不如回去睡觉呢。”杨凡百无聊赖的说道。

  “聊正事,剩下的两个决定性的人物是谁。”杨凡说道。这混蛋三天不聊女人,第四天早早的。杨凡和他太熟,他的操行一清二楚。

  “一个是王崇古,另一个是张四维”

  杨凡倒吸了口冷气,原来是他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