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盛世田园妃

第16章 凉粉

盛世田园妃 蓝莓味果酱 4750 2021-08-03 01:05

  织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一致同意。

  柳氏虽也奇怪,织锦哪里来的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是被织锦一撒娇打诨,就茬过去了。

  少年人的想法天马行空,小明安有时都会冒出一两个稀奇的点子,柳氏也就没太放在心上。

  第二天,柳氏和许二泉跟着吴婶去城里买东西。织锦和明安留在家中看家。

  姐弟两个玩闹了一会,有人敲门。

  织锦以为又是吴婶家来人了,自从昨天搬进来,吴婶就怕他们缺东西,想到什么立马就让家里人送过来。

  织锦打开门,门外站着的是小小的许水苏。

  织锦忙把人迎进来,“水苏,你怎么来了?”

  要是许家唯一还能让织锦有几分记挂了,那就是小水苏了。

  这小姑娘同样命苦,如今他们一家跳出了火坑了,小姑娘还在里面待着呢。

  明安对水苏也很有好感,乖巧的叫了声,“三姐姐。”

  水苏害羞的点点头。

  这小姑娘性子怯弱,脸皮薄又怕人。

  明安自然了解她的性子,忙搬了板凳过来,道:“三姐姐,快坐。”

  许水苏小声说了句“谢谢”,才挨着板凳坐下。

  织锦坐在她边上,温和的问道:“水苏,谁让你来的?”

  织锦可还记得,上次就是许老爹让水苏去送鸡蛋的。

  许水苏轻声道:“爷爷让我来的。让我给你们送东西来。”

  许水苏从怀里掏出一块旧布包,放在桌子上。织锦打开一看,竟然是三百个铜板和一个玉扳指。

  许水苏道:“昨天爷爷想把被子给你们送来,奶奶不让,还骂了人。早上爷爷给了我这个,让我悄悄送来。给你们买吃的。”

  织锦和明安看着桌子上的东西面面相觑。

  许家都是王氏管家,许老爹这三百个铜板,不知是攒了多久的。

  还有这枚玉扳指,一看就是老东西。许家以前富裕过,可值钱的东西早在这些年当光了。

  许老爹还留着这枚玉扳指,肯定是对他有特殊意义。

  织锦把东西收起来,这得交给柳氏和许二泉处理了。

  知道水苏早上只喝了一碗稀粥,织锦硬留着她又吃了一顿饭,才让她悄悄回去。

  中午的时候,柳氏和许二泉回来,看到玉扳指,许二泉的脸色明显有些动容,却也没说什么。

  柳氏叹了一口气,把东西小心的收了起来。

  以前在许家忍了那么久,多少也是看在许老爹的面子上。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盼着他们以后好起来,能把许老爹接过来一起住就好了。

  织锦需要的东西都买全了。吴婶家帮了这么大的忙,这生意自然还是两家一起坐。

  柳氏仍旧一心做布熊。

  吴婶家的新媳妇姓周,织锦称呼“周嫂子”。

  昨天周嫂子也忙里忙外的,今天做凉皮,织锦让吴婶把她也带上了。

  外加小明安,四人一起。

  许二泉哪里需要帮哪里。

  凉粉最简单,沭城里有现成的绿豆粉,先加入一定比例的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锅中继续搅拌,直到透明。

  然后放入盆中,用绳子放进清凉的井水中,凝固成型。

  虽然没有冰箱,但是自家打的井,里面温度非常低,用来做凉粉凉皮足够了。

  凉皮就比较复杂,要和面、洗面。一团面重复洗,直至水变清,然后沉淀两个时辰。再把上面的清水倒掉。

  留下的搅拌一下,像摊饼一样,在平底的锅中摊好就成了。

  洗完剩下的面,放在锅中蒸上一刻钟,就是好吃的面筋了。

  在等水沉淀的过程中,织锦又带着几人做凉面。

  揉面这一块,织锦就不太熟悉了。以往她都是买的现成的面。

  好在周嫂子做面很有一手,做出来的面筋道又好吃。

  最重要的配菜部分,除了油盐酱醋、葱和香菜,就是辣椒酱。

  好的辣椒酱一勺子就能让人欲罢不能。

  干红的辣椒磨成粉,锅中放油,加入辣椒粉,慢慢熬制,陆续加入盐、葱花等调味品。还没熬好,就已经香辣扑鼻,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等到全部忙活完,纵然好几个人一起,也到了月上柳梢。

  每人面前摆了三个碟子。凉皮、凉粉、凉面,一种一小碟。

  上面添了黄瓜丝、绿豆芽、花生碎,依照个人的口味加香油、醋和辣椒酱。

  明安的鼻子动了动,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迫不及待的每样尝了一小口,夸奖都没空说,只给自家姐姐竖了个大拇指。

  其他人,虽没他那么夸张,但是也一个个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一天劳累下来,晚上坐上一起吃着清凉美味的小吃,瞬间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没了。只剩下舌尖上的香味。

  吴婶只吃了几口,就道:“成了!这三样明天拿去卖,保管能吸引到客人!”

  柳氏几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因为成本低,织锦的定价是二十文一碗,三种一样的价格。

  第一次试水,没敢做太多,加起来一共就二百碗左右,如果生意好的话,再多做点。

  众人累了一天,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柳氏在家做布熊,许二泉带着吴婶和周嫂子去了城里。

  吴婶家里有地,老伴和儿子都要下地干活,许二泉在家也没事,就由他来赶车了。

  三人回来时,已经过了午饭点。卖这个不比卖冰糖葫芦,一碗一碗现做也更麻烦点。

  好在收获不错,短短一上午,二百碗就全卖出去了。除去不到一两的成本,净赚了三两多。

  这次不论吴婶说什么,柳氏和织锦都要对半分。吴婶最近帮了他们这许多,几人都看在眼里呢。

  吴婶推脱不了,只好收下了。两家的感情自然也更深厚起来。

  几人一商量,就打算加量。

  只是这样,难免一天都要在城里卖。晚上再回来做,就有点吃不消了。

  吴婶当机立断,让她儿子明天不去下地了,和许二泉一起去城里卖凉粉。

  虽说两个大老爷们,都是嘴笨的人。但是凉粉明码标价,也不用谈价,做法更简单,按客人口味加调味品就行。

  她和周嫂子留在家里帮着织锦做原料。明安打下手。

  如此分工合作,当天做了四百碗,第二天又被卖光了。

  除去一两银子的成本,每家分了三两半,个个笑的像个傻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