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你来说说,城外的黄巾,该如何应对才是,我大军又不在洛阳,如今只有封闭东门,若不是黄巾贼手中没有攻城器械,怕是已经杀入洛阳城……为民?为民?啪!李为民,我在问你话呢!”董卓喊了李易两声,见李易都没有反应,气得直拍桌子。
李为民?厅里众人,这才把目光集中在李易身上,原本他们还以为李易和蔡邕详谈甚欢,以为二人是叔侄。几个听到李易和蔡邕认识经过的,也只是把李易当做是外地刚进京来投奔蔡邕的学生。
可是一听到李易的名字,顿时让在坐的文官们,想到了杀害王允的凶徒李易,这个凶徒,不正是字为民吗?
就连蔡邕,也颇为意外,重新审视起李易来。
他比其他文官更甚,之前听李易做算学题目,片刻间赋诗两首,这就可以给李易打上读书人的标签。可是,读书人,有几个会自己亲自动刀子杀人?
“太师恕罪,太师恕罪!”李易一本正经的道:“刚才我正在思考诸位大人的话,感觉每一个都是那么的有道理,寓意深刻,于是,我听着听着,就沉迷了进去。不知太师有何事要询问于我?”
沉迷进去?坐的离李易近的几人,心里纷纷吐槽,你刚才明明是睡着了好不?
董卓无奈,只能再将问题说了一遍。
李易一听,正色道:“太师,区区几万黄巾贼罢了,我想,在座诸位大人,必定是已经有了万全之策。只消诸位大人中的一位,拿着圣上的圣旨,对贼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聆听圣人之言,深明大义之所在,必可幡然悔悟,从此以后,甘愿做一个顺民。”
在座的文官,纷纷点头,正该如此!不过,却没有一个敢站出来主动请缨,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同僚身上。开玩笑,这种事,做得好,可以青史留名,做不好,则可能把性命交代在那里。
董卓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然后冲在座的文官们问道:“此法甚是妥当,不知哪位愿意担此重任?”
一众文官,全部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高人打坐的姿态,就是没人站出来。
就在这时,贾诩道:“主公,以我之见,提出这个办法的人,必然是已经胸有成竹,主公又何必舍近求远?”
顿时,众人看向贾诩的目光变得不一样了。都在琢磨着,一会回去之后,一定要去贾诩府上拜会一下,这毒士贾诩,果真是名不虚传啊!就是不知道贾诩跟李易有多大的仇,如此把李易往死里逼!
李易连忙道:“太师,我最近偶感风寒……”
贾诩道:“无妨,可让御医一同陪你前去。”
李易又道:“太师,我最近感觉洛阳城内流民渐多,为了稳定洛阳城秩序,我正打算设立十几个粥铺,我这一走,此事就无人主持,上万灾民,将无食果腹!”
贾诩道:“无妨,为民完全可以把此事托付于我,我可以保证,为民捐出来的粮食,会一粒不少的到灾民口中,不会让一个灾民饿死。”
李易刚要再次开口,董卓就出声道:“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了!”
“太师,请三思!三思啊!”李易急了!
不过,在看到董卓‘无动于衷’的样子后,李易马上改口,道:“太师请放心,三日之内,我必能说服黄巾贼寇弃暗投明。不过,我需要诸位答应我一个条件。黄巾贼首,罪为当诛,然而,黄巾贼众,多是被人裹挟,胁迫,才不得已加入到贼寇行列,我希望,在他们归降之后,朝廷可以对他们既往不咎,让青壮者,继续当兵入伍,老弱者,可以卸甲为农!若是诸位不答应,就是诸位砍了我,我李为民,也是不会去的。”
李易这话一出,逼格瞬间变高。之前的贪生怕死之态,立马消失不见。
微微顿了一下后,李易突然长叹一声,然后用低沉的语气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一出,就连李易自己,都有些沉浸在诗的意境当中。
可就在这时候,偏偏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李易的对面发出:“呸!李易,你妄杀朝廷栋梁,也配谈百姓疾苦?”
闻言,李易顿时就怒了,尼玛,他能记住的诗词一共就那么几十首,每一首都是很珍贵的好不好?他还指望着这些诗词来流芳千古呢,被这个二货这么一说,怕是顿时就变成伪君子的典型了。
不过,李易却是面不改色,转过身看向那名说话的文士,语气淡然的道:“下山前,家师曾问我,若世人欺我;辱我;轻我;贱我,笑我;骂我;如何待之?”
见自己再次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之后,李易继续道:“我当时回家师: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李易的话中之意,在场的每个人都很明白。很显然,李易这话是直接针对那名文士说的,那名文士自然也懂。
可不等那文士说话,蔡邕马上站起身,道:“太师,我支持为民的做法,须知,哪怕是黄巾贼寇,也是我大汉子民。哼,谁若是不同意,那么,就代替为民去吧!”
蔡邕前面的话,对这些文官来说,没什么用处,大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是蔡邕后面的话,却是说到点子上了,谁不同意,谁就去劝降黄巾!
见没再人说话,董卓当即拍板道:“好,事情就这么定了。为民,你负责招降黄巾,招降之后,就按照你说的来办。”
==
今天三更结束~~例行求鲜花,求收藏,另外,推荐一个好哥们的书。
书名:花千骨之无限系统
作者:招牌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