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匹夫

第31章 新国民

大明匹夫 浮沉的命运 5784 2024-04-14 05:12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路德.金

  二战时的德意志军队为何如此强大?

  纪律、服从、训练有素的职业化军人。

  德意志的工业品为什么可以征服全球?

  认真深入骨髓,严谨登峰造极,工匠精神流淌于血液之中,工作乃是上帝的恩宠。

  1944年冬,盟军完成了对德意志的合围,第三帝国覆亡在即。国家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气氛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百姓生活陷入严重困境。

  更糟糕的是,由于德意志地处欧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的话,根本无法捱过漫长的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百姓上山砍树。

  生命岌岌可危,德意志人却没有去哄抢砍树,而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即便是百姓砍伐树木,谁又来执行处罚?

  当时的德意志,正在做垂死挣扎,政府基本瘫痪,整个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全德意志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一个德意志人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的规定。

  认真也罢,严谨也罢,其实德意志民族的成功,早已注定。

  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大获全胜,普鲁士元帅毛奇说出了上述名言。

  和季羡林先生一样,王泰对德意志人民的认真严谨、纪律服从,同样是推崇备注。

  他以纪律和服从,提高军人地位之“军人优先”,乃至“士兵神圣”,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职业军人。现在,他同样期待着,培养出新一代的国民:认真、服从、奉献、爱国。

  腓特烈威廉一世于1717年颁布法令,强迫全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这位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的普鲁士国王在位期间,一手创建了1800所学校。他留给儿子腓特烈大帝的,除了大量的金钱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还有“一个被训练得服从政府、敬畏上帝、勤奋和节俭的人民”。

  到威廉一世成立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主政期间,德国的初等教育机构模式已逐渐确定下来。初等学校分初、高两级,每级4年,计8年,儿童6岁入学,14岁结业,此为强迫实施的义务教育。

  19世纪末期,德国未达到读写水平的儿童仅占0.05%,同期的英国为1%,法国为4%。德国的普及义务教育程度,远远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德国所招新兵文盲率从2.37%降至0.15%,到1910年时只有0.02%,以至于1899年,德国舰队访问西班牙时,当地人惊讶于德国水手们个个都能阅读懂他们收到的邮件。

  普鲁士的崛起几乎与国家干涉义务教育同步,不是巧合。腓特烈威廉一世颁布法令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使义务教育成为国家的

  事务,而非教会和地方事务。

  “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办亡国。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这是腓特烈威廉三世留给后世的名言。

  “普鲁士要想取得军事和政治组织结构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首先要在教育与科学的世界中取得领先地位。”

  这是普鲁士的军事改革家,沙恩霍斯特将军所说。

  19世纪初,德国国家主义之父费希特在法国占领军的严密监视下,发表了一系列告德国民众的演讲,大谈国家以普及教育为第一要义的重要性。他把对德意志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新的国民教育制度上,他畅想到:

  “从现在起到二十五年后,社会上就不会再有穷苦无依的人,也不会再有流氓和犯罪分子。国家也无须再支出大量经费去建立独立的军队;因为所有人民都是为保卫祖国而生,为保卫祖国而学;国家有了这样的人民武装力量,必将无敌于世界!”

  这便是德意志的精髓:只有非同一般的国民,才是德意志强大的根本。

  而这样强大的国民,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长期以往的教育结果。

  普鲁士时期,为确保义务教育的有效实行,腓特烈威廉一世父子接连颁布多条法规,但效果差强人意,而经济贫困则是首因。父母不愿让孩子去上6至8年的小学,白白把劳动力送走。很多入学的孩子也只是在农闲时到校学习。学校规章中关于上课时间的规定都无法真正实行,遑论按规章去征收缺课罚金。

  自王泰在河南创立义务教育一开始,他就面临严重的师资质量和数量问题,严重缺乏有学识、受过教育的教师。没有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的教师们,或者是那些饱读四书五经的儒士们,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是王泰心目中的合格教师。

  “关中学堂”和“中原学堂”的师资培训机构的相继成立,使得师资力量的奇缺,渐渐得到了解决。一批批新的教师走入河南的各所学堂。也幸好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大量的葡萄牙传教士授业解惑,才能解决目前的师资力量培训问题。

  这也让王泰莫名地振奋,持续的努力,也让学堂的问题一一迎刃而解,走上了正轨。

  对于河南,尤其是卫所下垦殖的百姓,对于义务教育,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全民义务教育,义务性和强制性并存。至于河南义务教育是不是合乎大明祖制,似乎并没有人担心。

  主政河南的几年间,王泰几乎走遍了河南所有的地方,他曾深入到偏远山村,儿童辍学率的严重现实,让他时常忧虑万分。

  河南的百姓,无论是原住民还是迁来的流民,民生凋敝,嗷嗷待哺,吃都吃不饱,那还顾得上读书?

  在王泰治下,随着兴修水利、挖井屯田,随着番薯的引入,卫所治下的百姓,基本上脱离了温饱问题,民众虽然还处于贫困之下,但百废待兴,希望丛生。

  基于河南的现实,王泰不再是一省巡抚,并没不能插手布政司治下,可他依然在河南地面上,有足够的影响力。

  教育是一国之本,开启民智则是重中之重,王泰不想再等,他必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把所有的孩子都招呼到学堂里面来,谁要是敢跟他作对,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强权对抗抵制。

  一张白纸

  好作画!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则是困难重重。

  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大明王朝要国富民强,走上世界之巅,义务教育的普及必不可少。只有强大的义务教育基础,才能构建更加牢固的高等教育平台,培养出强大自信的国民,以大明上亿的国民,强盛指日可待。

  高等教育,在中国,只能是普及教育,而不能成为精英教育,中国人几千年朴素的哲学观,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推行精英教育,社会的分级会更加明显,民族的动荡和不安也在所难免。

  义务教育的弊端,便是成本太高,尤其对王泰而言,占到了卫所收入的一半以上。不过,既然王泰不反对,下面的官员和将领,也是顺水推舟。

  卫所下的儒学提举司成立,虽然惊世骇俗,却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挂名儒学提举司,但儒学所占比例大大减少,自然科学大大增加。

  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八股取士”定型于明朝,也形成了一股庞大的读书人群,“东林党”就是一例。明朝政府试图通过“八股取士”,将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集于一统,维护统治。简单的说就是读书人全部教材,用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考试出题全部在此范围内,根据题目,在限定文章格式的情况下,大家看谁的文章分高,谁分高谁做官。

  八股文章必须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八股文真正的弊端不在于”八股“,”八股“只算是一种写文章的格式,它真正的弊端在于限定了士子们的学习教材。士子们只能读四书五经,而且还只能用朱熹注解版本,固步自封,无法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八股文命题都需要出自四书五经,而且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科举用八股文取士的最大弊端。

  另外,八股取才很大的问题就是取出来的人才大多都是教条主义,因为大家都学的同一版本教材,以教材至上,教材之外不会考,自然也不会学,所以造成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

  不仅如此,八股文更大的弊端在于为选拔少量的不知良莠的文官,却诱使千千万万的士子每天钻研这种复杂的考试文体。八股文章既与政事无关,也不是一种文学创作。它虽对文学的发展有间接的作用,也确实选拔出一批才智之士,但它内容空洞,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耗费了无数士子的心血和光阴。

  而在王泰的理念中,自然不需要这样的国家“人才”!

  他需要的是通晓自然科学,学贯中西的实才,用科技来推到历史的进步。

  而今天学堂里的这些年轻一代新国民,就是他的希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