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章一百六十 皇统和议
身边完颜宗隽讹鲁观和完颜昌挞懒虽然也是金军开国以来的骁勇之辈,但到这时,也都知道是中了智谋过人的完颜希尹的埋伏。果然,完颜希尹被人簇拥着,轻袍缓带踱步出来,看着宗磐等人狼狈的神色,嘴角似笑非笑,慢慢悠悠拿出诏书,当众宣布其罪状:“周行管蔡之诛,汉致燕王之辟。惟兹无赦,古不当为非。”停顿了一下,又大声念到:“宗磐族连诸父,位冠三司,却信任奸佞之人,结为奸党,行将招兵买马,图谋叛乱,罪行昭著,罄竹难书。”遂令左右推出处斩。
外面大雨滂沱,合剌在御书房接到大兴国传来的汇报内只是点了点头,他的皇叔宗磐,海娜的亲大哥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天夜里,合剌并未在霄衣殿,却是在御书房拿着宗磐呈上的《上庙号谥议》反复阅读,泪流满面,宗磐建议给历代先祖先妣以封号并立庙祭祀,文中逐一地拟定了封号与庙号,而且《谥议》极具文采,合剌越看越是伤心难过,直到泪水模糊视线,屋外是哗啦啦的雨水声,掩盖了他的抽泣。
宗干力主大事后,进爵太师,加封梁宋国王,赐杖入殿,奏事设坐。紧接着完颜宗磐和完颜昌等宗室亲眷鹘懒、完颜晕等尽皆以附逆之罪名遭到诛杀。合剌在宗干辅政之际,很少吐露片言只语,多时都在焚香、围棋、斗茶、围猎或捕鱼。不过,对宗磐之母明德宫太皇太后唐括氏,合剌不止一次派人问候,不时都会送去一些点心和礼物。
或者,他还会陪仅剩的叔祖辈如完颜勖、完颜宗敏等前往辽东混同江捕鱼。有一次,钓鱼的网索断了,宗敏有些酒醉,为了显功,策马奔入江水中,想要凭两手之力拉渔网出来,一时竟沉入水中未能上来,合剌在岸上看得惊呼:“皇叔罢了,快快起来!”跟着大叫起来,让左右去救,仓促间无人回应,又是随驾的统领完颜思敬奔来,跳入水中将宗敏救起。思敬为开国功臣完颜石土门之子,兄长完颜习室和他都曾在粘罕帐下效力,习室是追随娄宿一起擒获辽帝耶律延禧的有功之人,统领十二猛安主力。而思敬在粘罕军中参加过围攻太原和汴京,后到宗干府中任统领,因其忠勇,宗干将其推举给太宗吴乞买充禁宫合扎谋克。思敬以除宗磐等再次立功,被封显武将军;又勇救宗敏,升右卫将军,授世袭谋克。
在宗磐等人被杀后,合剌格外看重宗室亲情,可惜不到两年,他最敬爱的养父宗干就病故,对合剌不吝是一次更大打击。自宗干病重起,合剌再未离开过燕京,几乎天天进太师府问候,还时常带皇后裴满氏一同去,甚至让皇后亲自喂宗干进食,上午过府,到傍晚才还宫。
另外,合剌让宗干亲子完颜亮到处寻访名医,甚至也请珊蛮来为太师禳疾,终归无用。宗干去世后,合剌陷入巨大的悲痛,下令辍朝七日,常常不自禁就大放悲声,在宫里的灵前祭拜时,忍不住又大哭起来,太史在外听见,急忙进殿说:“今日庚戌,戌日不宜哭泣。”合剌满脸泪水道:“朕自冲幼起,太傅就待我如亲子,对我有养育之大恩,如今、如今弃我而去……朕安能不哭?”太史见合剌越发悲伤,也忍不住心酸,只得温言劝慰。之后,完颜亮、完颜充兄弟俩负责运送宗干返回上京,合剌与裴满氏随同车驾返回,到达上京后,合剌亲自祭拜,到下葬时,再次亲临致哀。
宗干身故这一年,是为大金皇统元年。这一年秋,正是耶律大石在卡特万草原大破塞勒术克十余万联军,迎来大辽在西域的鼎盛之时。而这一年的大宋国内,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一起以议和为名,设计除掉了抗金最为得力的岳飞父子。
在金太宗吴乞买病重期间和合剌即位初期,兀术宗弼本都是站在宗翰一方,想要追击宋人,彻底覆灭南朝,完成一统天下。然而东部战线上被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西路接替完颜娄宿后,接连在和尚原、饶风关和仙人关受挫,尤其和尚原一役,宗弼身中数箭,狼狈逃窜,可谓是他从征以来最惨重的败绩。
仙人关一役再次被吴玠打败后,宗弼从凤翔返回燕京,对宗磐坚持与宋人议和的提议,宗弼也重新审视宋人的战力。本来宗弼态度有了转变,并非如先前那么热衷于灭掉宋朝,但宗磐在朝的骄横,也令宗弼这个金军右路元帅有些不满,因而支持宗干和希尹铲除宗磐和左路元帅完颜昌,以谋求他在军中威信。至此,宗弼在金军越发显赫,拜为都元帅,加封太保,改封越国王,独揽军权。
此后,宗弼试图集中兵力以攻取中路,从宋国旧都东京周围及淮南地面再立功勋。收服原伪齐政权的残余不难,然而逼近淮南路时,却受到宋军顽强抵抗。在顺昌一战,败于刘锜;郾城、颍昌之战,接连惨败于岳飞,宗弼更险些遭到宋军俘虏。这么一来,让宗弼刚刚有所提升的威望大大受挫,一时颜面扫地,返回燕京奏报时,被地位显赫的左丞相希尹一番奚落。
宗弼后来在入宫向皇后裴满氏辞行时,无意间说起希尹有点过分,哪知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裴满氏对合剌奏报时加油添醋,得到合剌默许后,皇后急令宫人追宗弼回京,示意他可以对希尹的不轨言行相机行事。天眷三年,希尹一家满门以“奸状已萌,心在无君”这样含糊其辞的罪名诛杀,连其心腹萧庆和其子也一并被处死,相距希尹设计除掉宗磐才不过一年光景。
这时,完颜宗弼几乎独力辅政,对合剌重视汉人官员的政策并不违背,对韩昉、韩企先、张用直等也算放心。且宗弼自己府中也有大批汉人被重用,如涿州范阳人赵元,深得宗弼信赖,不论王府和行台府的奏事,到宗弼跟前,他总会问:“曾经赵元未也?”还有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张之周等,都在金国起到稳固政局,团结汉人的重要作用。
不过宗弼扶植的汉官,与早期从辽朝投效的一批汉人也有暗中较劲的迹象,这背后也算宗干与宗弼之间势力更替的缘故。宗弼伐宋再次失败后转向与宋议和,除了宋朝割地付款之外,条件之一就是要岳飞首级。这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皇统和议”,而宋人则称“绍兴和议”,更是留下了以“莫须有”冤杀岳飞的千古骂名。
岳飞之死诚然冤屈,但金人的逼迫只是外因,宋帝赵构本对岳飞极其器重,岳飞年仅三十二岁就接连越级,成为统领重兵的一方统帅,平定钟相杨幺后,成为中兴四大将之一,自大宋立国以来升迁之快独一无二。可岳飞性格过于鲁莽,偏在依仗皇帝宠幸之际,干涉立储这等宋朝宫廷极为忌讳之事,须知赵构当时已经患有多年不育之症,可以说触及赵构的隐痛。
过去岳飞的上级统帅,如今平起平坐的四大将之一张俊排挤,在进兵淮南的方针上,张俊听从皇帝的主张,但岳飞坚持北上,郾城,颍昌两战以后,宋军渐渐逼近旧都东京开封。因此,要实现与金人议和,必须先解除岳飞兵权,在这一点上,不论主和派秦桧等所谓奸臣和主战派赵鼎等所谓忠臣都意见一致,可见岳飞最终的悲剧绝非因坚持抗金这么表面,归根结缔是宋朝立国以来对武将的压制。
原本岳飞可学韩世忠逍遥一点,未必一定会死,金人的逼迫可以拖延或以其他塞责,只要宋军无北伐举动,当时议和大体已成,“莫须有”的悲剧或可避免,可岳飞性格的招怨更有深层关系,他在后方仍旧谏言金人不可轻信,几番令皇帝赵构感到难堪。当然,岳飞所说都是坦荡忠言,宗弼也有谋划南征改变自己连番败绩的尴尬处境。此时,岳飞再领岳家军扬威中原,敢以区区一万五千人纵横驰骋,收服河南失地,让金军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概!岳飞为了收服中原,竟然到了不听皇帝命令的地步,最终走入赵构、秦桧和张俊上下联手策划岳飞有谋反意向的冤杀圈套。
韩世忠解除兵权后在临安闭门谢客,得知岳飞将以谋反论处,忍不住到相府找秦桧理论,说岳飞谋反究竟有什么凭证?秦桧被问得不耐烦,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但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悲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终于,岳飞成了南宋开国巩固皇权,完成第二次“削兵权”的最大牺牲品。从此,终南宋一朝,即使君臣尚有恢复中原的心愿,除了最后灭金时孟珙入汴京多少有些侥幸外,再没有可以完成大业的人才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