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

  最伤我们心的,莫过于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乎的人没有真正倾听我们说话。不管年纪多大,我们都需要他人了解我们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一双具有同理心的耳朵,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巨大。同样,这也是为什么不被理解的挫败会那样伤人。

  ?如何减少争论。

  三十五年来,我在担任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治疗师的经历中,完善了关于倾听的见解。我调解过亲密伴侣间的争吵;指导过父母进行亲子沟通;在病人与病魔缠斗时,我努力让自己报以同理之心。从中,我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及冲突,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原因——我们没有真正去听对方在说什么。

  只说不听,就好像从中截断电线,还希望它能导电去点亮什么一样。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刻意去阻断与他人的联结。事实上,我们常常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没有一点办法,从而丧失了沟通的勇气。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个人主义的概念。按照这些概念的描述,我们需要去找寻内在安身立命的方向,从塑造我们的重重对话网络中挣脱开来,从而成为独立的个体。这就像是说,我们长大成人后,就不再需要获得注意了,它就像辅助轮一样,一旦你学会了就用不着了。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在自主做决定(哪怕是未经思考的),或者说自主思考、行动的层面上,人们都无法自立。而是说,沟通是一种我们无法摆脱的“生而为人”的条件。离开沟通,我们便无法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沟通,从广义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与

  交换。

  很遗憾,现代生活的压力,压缩了我们日常的注意范围,也让倾听的质量恶化了。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晚餐是微波炉“叮”一下的快餐,追新书新剧也只是读读书评剧评而已。我们的时间只够做这些!我们每天奔走于必须完成的义务之间,练出了一身“不听”的本事。比如,开车放着广播,有趣的地方我们还会注意一下,其他时候我们必须留意路况,或是又转念想起其他什么事。时间很快过去,我们什么都没听进去。又比如,我们在看电视,结果却进广告了,有一半的时间我们根本没有在听。

  我们被许多的图像轰炸,从电视、电子邮件、垃圾邮件、网络、手机、传呼器到传真机,这也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总认为自己善于同时做好几件事,我们可以在讲电话的时候查看电子邮件,看电视时,也翻一翻购物目录,找一找要买的东西。结果,我们欺骗了自己,误以为自己可以同时做很多事。而事实是:我们只是差劲地赶完一件又一件事而已!

  我们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庞杂信息,却失去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我们丧失了专注的习惯。从体育馆放的流行音乐,到电视或收音机播的广告,我们被各种噪声轰炸,也成了“转移注意力”的达人。如果一个节目一开始就不能吸引我们,那么我们就会转台;如果某人说起我们感兴趣的事物,但说不到点上,我们就会自动合上耳朵。

  虽然我们为家人朋友保留了极为有限的时间,但即使是在这种时候,那种没完没了的被动型分心又抢了先。我们已经累得没有精力去说,也没有精力去听,而只是把自己安顿在五光十色、声画并茂的屏幕之前。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忘了怎么倾听吗?也许吧!但或许现代人过上这种生活,是对话意义渐失的“果”,而不是“因”。我们之所以这样活,是因为我们在寻求某种慰藉,以用来抵消没有人倾听的那种失落感吧!

  “我们怎么遗失了倾听之道”,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唯一不容否认的是这种失落,在我们的生命中造成了好大一个破洞,它呈现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满、悲伤,或是一种被剥夺了什么的感受。我们怀念真诚倾听他人时的快慰,也怀念他人用同样方式回应我们的慰藉。但是,我们却不明白现在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又该怎么去修补。长此以往,这种“缺乏聆听”就破坏了我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我们因为不了解对方在说什么,而给彼此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不管在什么场合,由于我们经历过这种“没有被人听见”的失意,就会认为没有人关心我们。

  即使我们去了解彼此的观点,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消除冲突。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去了解对方的看法,冲突就只会更严重!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聆听彼此呢?要知道,“倾听的基本之道”可一点也不简单!

  很不幸,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有关“主动倾听(active listening)”的忠告,能帮我们克服防卫式反应这种疯狂习性。要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聆听者,并改善我们的关系,我们必须就先确认及掌控那些会引起我们焦虑,并引发误解及冲突的“情绪扳机(emotional triggers)”。

  “倾听的基本之道”常常会成为一种负担。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迁就彼此,其中一部分,就是例行公事般地给予对方关注。这当然不能说是负担了。但是,维持专注、仔细地倾听,就需要尽全力、无私心的自制力。要想好好倾听,我们就必须先搁置自我,以对方寻求关注的需求为先。

  ?说话的人如何搞砸了他们所要传达的讯息。

  尽管对话更容易让人听下去,但对话毕竟是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结果如何,两人都有责任。而很不幸的是,如果我们无法了解彼此,就会怪东怪西:是他的错,他自私又鲁钝;或者,是我的错,我太依赖别人了,我没有说清楚自己想说的。

  人们无法了解对方,大部分原因不是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或没有诚意,而是我们总觉得自己有必要说点什么。所以我们往往就对方说的话做反应,而没有去提炼对方要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反应令我们不经思考就做反应,也让了解与关心变得不可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防卫式反应。一旦说话者所传达的讯息伤害、激怒或惹急了我们,我们就什么都不想听了。

  所以,这本书发出了一份邀请,请你来考虑一下,我们该如何与他人说话,又该怎样听他人说话。为什么倾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如何融入别人的经验世界,进而听得更深入?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不良的倾听习惯破坏了本来顺畅的倾听?

  很不幸,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有关“主动倾听(active listening)”的忠告,能帮我们克服防卫式反应这种疯狂习性。要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聆听者,并改善我们的关系,我们必须就先确认及掌控那些会引起我们焦虑,并引发误解及冲突的“情绪扳机(emotional triggers)”。

  如果你觉得这个任务很艰难,那么请记得:我们大多数人都比自己认为的更有能力。我们在工作上尽心尽力,而且依然能与朋友共享真诚又开放的谈心时刻。事实上,与朋友的交谈也是一种对话:人们既能放心地谈论彼此关心的事,也能关切地倾听;既能坦白地说出实话,也能得体地知道何时应该闭嘴。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人际关系也可以这样啊!

  在着手写这本书期间,我不管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工作上,也一直努力去做一个更好的聆听者,我更认真地倾听老婆的抱怨,而不做防卫式反应;我在提出个人的建议前,先尽量听一听孩子怎么说。尽管如此,我仍然在几次的对话中感到受伤与挫折。我太太严厉地指责我该承担更多家务,或者训我没有听她说话,这都让我觉得受到了非难。或者,我打了太多电话向编辑抱怨写作的压力,她也让我感到自己是个抱怨鬼,成了别人的负担。而我的朋友瑞奇会喊我不雅的名字,好像我当之无愧似的。在这些时刻,我不仅没有倾听(指听到且明白别人在说什么),而且还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也很生气,甚至完全不愿意在有生之年再跟那个人说话!

  上述这些不被了解的情形,你一定明白多么令人痛苦。当我太太“吼”我、我的编辑对我很“刻薄”、我的朋友捉弄我的时候,我会受伤、退缩。然而,其中最为难受的是,就在我自己正努力学习当一个更好的聆听者的时候,这些挫折把我整个推回原地!我并不会想到,既然事情进行得不顺,那么就需要好好修补。相反,我只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而且也很无能。我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都不能跟人好好相处,那么又有什么能耐来写有关倾听的书呢?我又怎能教导别人如何对话?

  也许你知道这种感觉!我们在试着改变生活中的一些方面,不管是饮食方式、工作习惯也好,或者是倾听技巧也好,而历经挫败时,我们往往会觉得无望,甚至会放弃。突然之间,我们以为的进步也成了自我幻觉!如果我只是在阅读一本有关倾听的书时,碰到了这些挫折,那我肯定会放弃。但是,我是在写这本书!在一阵痛苦的沉默静思之后,我回头同刚刚吵过架的人又谈了谈。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带着解决问题的决心,在陈述自己的看法之前,先倾听他人的说法。在这一整个过程之中,我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是怎样经历了由“亲近”到“疏离”的周期。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改善自己的倾听质量,进而影响了这个周期。

  所以,这本书发出了一份邀请,请你来考虑一下,我们该如何与他人说话,又该怎样听他人说话。为什么倾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如何融入别人的经验世界,进而听得更深入?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不良的倾听习惯破坏了本来顺畅的倾听?

  在成功沟通的秘诀中,我会谈论到下面的议题:

  ?真正的“对话”与“轮流发言”之间的差异。

  ?听懂别人话里的意思,而不只是表面的意思。

  所以,这本书发出了一份邀请,请你来考虑一下,我们该如何与他人说话,又该怎样听他人说话。为什么倾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如何融入别人的经验世界,进而听得更深入?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不良的倾听习惯破坏了本来顺畅的倾听?

  ?怎样让一个从来不好好听人说话的人,来了解我们要说的。

  ?如何减少争论。

  ?如何获得你想要的支持,而非你不想要的忠告。

  交换。

  ?如何让不懂沟通的人开口说话。

  ?如何说出不同的意见,同时,避免让他人感觉受到了指责。

  ?如何在激烈的讨论中,让双方都明白对方的观点。

  ?说话的人如何搞砸了他们所要传达的讯息。

  ?人际关系的好坏如何影响了倾听。

  ?如何让别人听你说话。

  《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一书共分为四篇。第一篇说明为什么倾听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了这么重要的地位,甚至远比我们所了解的更重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起压力过大或工作过度,缺少同理心的倾听,更能让人丧失生活中的热情与乐观!

  第二篇探讨了那些隐蔽的预设、潜意识里的需求以及情绪化的反应,这些才是造成我们未能倾听的真正原因。我们会发现是什么使得听者防卫过度,因而听不见别人要说什么的;为什么你有重要的事要说时,别人却并不爱听你想表达的。

  在解释了阻挠倾听的主要障碍之后,我会在第三篇里检视,在了解及控制情绪化反应(emotional reactions)后,如何成为更好的倾听者;我也会说明,在最难沟通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人听你说话。

  最后,在第四篇里,我会探讨在一些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伴侣、家人、亲子、朋友及同事关系中,倾听是怎么失败的。我也会说明,由于各种关系是变动的,所以倾听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然后,我会解释,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如何去突破阻碍,进而听见彼此。

  在每一章的最后面都有“练习”的部分,专门协助你成为一位更好的倾听者。事实上,这些练习也可以将被动的阅读过程,转化为主动的改善倾听能力的过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