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好孩子应该这样做.

1.菲比偏食了

好孩子应该这样做. 泉林.. 4713 2021-08-07 10:57

  塑造自我不分早晚。

  ――乔治・埃里奥特

  以竞争为时代主题的当今社会中,在你的孩子开始在公众生活中赢取胜利之前,他必须首先赢取内心个人战争的胜利――凤凰涅�般地不断塑造自我。所有的改变起源于改变自我,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准确认识自我,熟知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战胜困难、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只有让孩子不断地塑造自我,确立适合他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走出一条为自己量身打造之路,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塑造自我是胜人一筹的先决条件、是通向成功的起跑线。

  能够与亿万富豪理查德作配偶的女人,当然也是个极聪明的女人!

  最近一段时间,困扰理查德夫妇心情的事是:小女儿菲比的吃饭问题”。尤其是这两天,菲比挑食的毛病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厌食症状!虽然梅尔达慢声细气地劝慰了一番,但并不管用。

  表面上看起来,珍尼弗和菲比似乎都很不听话,但实际上这也很正常。要知道,要让3岁的孩子了解父母亲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所以,前天,我就发现梅尔达太太坐在客厅里发愣。

  我走向前,说道:“梅尔达,请不要难过。不论什么样的小孩子偏食厌食,结果总是不治而愈的。你不必为这事过于烦恼。”

  “为什么说是‘不治而愈’?”梅尔达问。

  “这很简单。孩子饿急了,他自然什么都肯吃。不饿或者食物的选择性太多,他就会挑着吃。”

  梅尔达摇摇头:“你是说顺其自然?不不,这太不负责任。”

  我只好学着女佣泰勒的样子耸了耸肩膀。

  突然,梅尔达饶有兴趣地问道:“Ailin,你们中国人是怎样对待孩子偏食的?”

  我说道:“这得分人。性格不同,态度就不一样。溺爱孩子的会千方百计地‘逼’着孩子吃,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大人务必要尽心做孩子们喜欢的食物,孩子们不喜欢吃的坚决不做,总之是要换着花样讨孩子们欢心!如果孩子们还是不想吃,大人就撵着送,追着喂!好话说一箩筐,甚至实行奖励制,吃多少食物,给多少钱;如果不吃,则一个子都没有!”

  梅尔达笑叉了气:“有意思,想不到中国人这么幽默。”

  我说:“不,这一点都不幽默,这是现实,而且,在中国很普遍。”

  梅尔达又问:“Ailin,你刚才说的是溺爱孩子的中国父母,那么,不溺爱孩子的中国父母又是怎样的?”

  “爱吃不吃。如果遇着暴躁的家长,揍一顿是没行商量的事儿!遇见阔气一点的父母,或许会给孩子一些钱,想吃什么买什么,省得麻烦!”

  梅尔达说道:“这不好,这太不负责了!”

  我无语。确实,有时候,连我都觉得中国父母做事确实太极端。

  “那么,Ailin,你有什么更好的主意么?”

  我摇摇头。

  于是,梅尔达又限入了沉思当中,甚至一边开琢磨一边自言自语:“孩子到底渴望什么呢?如何才能使我们母女的想法一致呢?”

  昨天上午,梅尔达为菲比买了一辆十分漂亮的小三轮车。还别说,小菲比骑上去,不大不小正合适。小家伙喜欢的不得了。小菲比高兴地骑着它到到处游玩,甚至骑到离家二、三百米外的邻居家的花园里。

  临近中午时,菲比眼泪汪汪地跑来对我说:“本抢了我的车!”

  本是邻居家5岁的调皮的小男孩。于是,我陪着菲比去找本。本正开心地骑着菲比的车在路上晃来晃去,见菲比领着我来了,立即乖乖地下来,冲着菲比挥了挥拳头,就远远地跑掉了。

  下午,菲比再一次号啕大哭着来找我,原来,她的车又被本抢跑了。我只得再次去找本并要回菲比的小车。

  被抢之后,菲比总是哭着回到梅尔达或是我的身边――如此三番五次之后,小菲比终于十分生气地对梅尔达说:“妈妈,我恨本!”

  不必问一些心理学家,我便可以知道,小家伙的自尊、愤怒以及被轻视交织成的强烈决心是:“我迟早要教训那个专门欺负人的家伙!”

  “如果你从现在起不再挑食,把泰勒给你准备的食物都吃了!那么,过不了多久,我相信你的身体一定会比本更棒!到那时候,他一定不敢欺侮你了!”此时,梅尔达趁机说了这名话。

  当菲比骑着车子远去时,梅尔达得意地朝我眨了眨眼睛。

  我会意地微笑了,这个可爱的母亲实在狡猾!

  今天下午,罗里从学校学校回来后,突然对菲比的小车子发现了兴趣。罗里骑在上面,对一个6岁的男孩子来说,车子虽然显得车有些小,但罗里蹬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也许是这两天太累了,加上菲比本来就没有多少气力,相形之下,菲比的速度就逊色的多。每次小菲比骑不动,以致车子在原地打转时。罗里就会跑过去抢过车子骑起来,并且一边骑一边说:“哦,菲比,别以为家里是停车场。你停车的时间也太长了!”

  每次车被抢之后,菲比总是沮丧地回到我身边,甚至于看到哥哥骑着小车子像一匹小马驹一样地开心奔跑时,小菲比不由哭了,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我轻轻地把可怜得小菲比拥如怀中,替她擦干满脸泪痕:“如果你和罗里一样健壮,你就不用担心现在的问题了!”

  晚餐的时候,小菲比吃下了半个月以来的第一块大面包,并且吃了不少牛肉和蔬菜。

  等泰勒领着孩子们离开餐厅去洗澡后,我听见理查德在问梅尔达:“你太神奇了!你是怎么让小菲比改掉她顽疾的?”

  梅尔达夸张地做了一个表情,洋洋自得地说:“噢,连我都没想到,我竟然会这么伟大!一个难倒了美国众多医生的问题,竟然被我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就一辆童车,一辆童车就解决了!它胜过所有的药!”

  “这么说,有关本抢菲比的车,还有罗里的骑术超过菲比,这些事,都是你一手安排的罗?你真是聪明!”

  “不不,”梅尔达连忙摆手:“不是我,是上帝有意安排的。我原本只是考虑到菲比偏食和厌食的病因在于她平时活动量太小,所以,就买了一辆童车送给她。是的,我只是想增大菲比的运动量,没想到,围绕着童车的,竟然还能有这么多故事和收获,这是我在买童车之前,绝对没有考虑到的。”

  理查德夫妇有说有笑,并将这件事的成功完全归结于巧合。

  但是,我却觉得,梅尔达的聪明才智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她的冷静和责任感,才使她最终寻到了孩子与父母愿望的共同点。

  解析

  大多数美国青少年吃饭时都偏食,有的男孩中午就吃肉和可乐,女孩子就吃蔬菜沙拉,还有的居然就只吃冰激凌。美国目前有2/3的两岁幼儿偏食薯条和香肠。

  为了解决孩子的偏食问题,美国父母在这方面绞尽了脑汁,当然,也有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

  美国父母认为,坚持与孩子共同进餐不仅可以增进大人小孩的食欲,还可以有机会向孩子推荐一些他从未尝试过的新食品。

  对于偏食的孩子,美国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不给挑剔食物的孩子另做饭菜,如果他这顿饭不吃,在下顿饭之前,就坚决不给他吃任何吃的东西;父母也不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所不喜欢的菜肴说三道四。

  还有的父母不停地引导孩子劳动,尤其是引诱孩子去厨房准备餐厅食物。当孩子亲手将美味可口的食物端出来后,出一骄傲心理,即使他平时很讨厌的食物,此时也会小心地品尝一些。

  点评

  在孩子偏食这件事情上,大多数平素严格的中国家长往往会突然来个大撒把,不再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向来提倡自由的美国父母,却开始在细节上深入关注。

  这确实很有趣。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和重心究竟落在什么地方,此时很值得品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