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崔国辅体四首
效崔国辅体四首
其一
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
其二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
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其三
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
其四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崔国辅是盛唐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全唐诗》存诗一卷,半数以上是五绝。清人管世铭说:“专工五言小诗自崔国辅始,篇篇有乐府遗意。”(《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风格自六朝乐府中来,为《子夜歌》、《读曲歌》之流亚。这一组四首五绝,是作者效崔国辅体而作的闺怨诗,在《香奁集》里别具一格。四首诗的时序,从春天到秋冬又返回春天,从夜晚写到天明再写到夜晚,既是组诗,又可以独立成章。
先看其一。“淡月照中庭”二句,写春庭月夜景象,淡淡的月色照着庭院,海棠花正在飘落。海棠是春天主要花卉之一,品种很多,为蔷薇科灌木或小乔木,有粉红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自”字在句中表情,意即落花不管诗中人的情绪。“独立俯闲阶”二句,女主人公亮相,她独立闲阶,俯视落花,若有所思。院内寂无人声,“风动秋千索”,或许会与秋千架撞出一点声音。这一首的主题词是寂寞。
再看其二。“雨后碧苔院”二句,写秋日闺中情景。一场秋雨之后,庭院生出新鲜的青苔;霜降以后,树上满是红叶。这是良辰好景,只是人很孤单,不免辜负了好的时光。“闲阶上斜日”二句,写昼长难挨,夕阳照到台阶上,表示时光正在流逝。“闲阶”一词再次出现,表明女主人公是独处的。或许她正等待着男子的归来,还没有等到,“鹦鹉伴人愁”,表明没有人和她说话,只有鹦鹉和她说话。鹦鹉虽然说人话,但老是重复同样的话,也让人烦恼呀。这一首的主题词是无语。
再看其三。是深秋或秋冬之交。“酒力滋睡眸”二句,写诗中人中酒好睡,侵晓时分却被街鼓惊醒。“滋睡眸”指滋生睡意,“卤莽”形容街鼓突如其来,就像一个卤莽汉闹嚷嚷地闯入。“欲明天更寒”二句,写天明之前气温更低(李煜有“罗衾不耐五更寒”之句),又是风雨大作,是大作不是小作,这从“打窗”二字可以见出。所以这一个清晨,破坏诗中人睡眠的,前后有两种声音。这一首的主题词是骚扰。
再看最后一首。时间回到春暮。“罗幕生春寒”二句,写春晓,有一阵寒冷穿透罗幕而来,绮窗之内诗中人不能入睡。“南湖一夜雨”二句,写诗中人的心理活动,她的思绪不在室内而在南湖之上。她在想到这一夜的雨,“应湿采莲船”。采莲船被淋湿是一定的,她担心的是会不会进太多的水。其实这是在写一种期盼,就是希望采莲季节赶快到来,这样她就可以有更多的户外活动了。这一首的主题词是期待。
六朝乐府中常以“莲”双关“怜”,以“采莲”双关“睬怜”,如此说来,也不妨有对爱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