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采莲曲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是南朝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产生于江南水乡,最早的文人作者是梁简文帝。唐代作者甚多,贺知章、李白、王昌龄俱有名篇。后来作者作此题,能在唐诗中占一席地位殊不容易。而刘方平做到了。
“落日清江里”二句,塑造了一位采莲季节的江南女子形象。“清江”一作“晴江”,因上文有“落日”,不必更出“晴”字,故取“清江”为是。黄昏时分到来时,莲塘劳动的高潮结束了,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于是菱歌四起。“荆歌艳楚腰”,是说诗中的女主人公能歌善舞。江南古属荆州、楚地,故出“荆”、“楚”字面。而“楚腰”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诗词语汇,表明古人对女性的审美有三围的概念,即以细腰为美。最初的倡导者是楚灵王,《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可见减肥之事,古已有之。话说回来,诗人塑造这位采莲女,从她的才艺姿色写起,然后才言归正传说她的本领。
“采莲从小惯”二句,写采莲女的劳动本领。上下句分两步走,先说这位女子从小就是采莲能手,这一点不消多说,点到即可。“小”到多小,读者自己去猜,但绝不是末句所说的“十五”。末句“十五即乘潮”,第二步,说她另一个本领,那就是弄潮。这不是所有采莲女都有的本领,因为“乘潮”即“弄潮”,这种劳动是专属男性的。李益《江南曲》说:“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即可为证。而诗中这位女子,也会这一手。如果不是操作难度大,何以要到“十五”呢?一个“即”字,还是夸赞早呢。与高適《营州歌》“胡儿十岁能骑马”,是一样的口气。
有句名言道:“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首诗写唐代,地方不同,比如说江南水乡,也有“男女都一样”的情况。诗中写的女性弄潮儿,就是一例。如果在今天,必是“三八红旗手”的人选。总之,这首小诗的选材角度新鲜,语言拿捏到位,至今读来,还是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