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傭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硕何足云。
中国人称文房四宝,有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之说。这是一首赞美端砚的歌。“端州”今属广东高要县,所产端砚,以紫色者尤为世所重,以其石质坚实、细润,发墨不损毫,唐代大书家柳公权曾推为砚中第一。李肇《唐国史补》说:“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青花紫石砚”指有青色纹理的紫石端砚,是唐代的一种名贵砚台。“青花”即砚石上的鸲鹆眼。“杨生”乃拥有该砚的主人。
“端州石工巧如神”四句,赞美端砚选材珍贵,制作精良。开篇即天马行空发挥想象,赞美石工的神乎其技(“巧如神”),晚清《午风堂丛谈》云:“柳公权论砚云:端溪石为砚至妙,益墨,青紫色者可直千金。水中石其色青,山半石紫,山顶石尤润如猪肝色者佳。”所以采石作业,或在老坑中,或在山腰,或在山顶。作者不具实道来,却道“踏天磨刀割紫云”,仿佛是空中作业。一方面把采石的工序神化了,一方面又形容了石质非凡的细腻。然后作者用了一个专业术语“傭刓wán”,即均匀地削磨石块、雕刻成型。“抱水含满唇”指砚台注水,柳公权还说:“贮水处有赤白黄点(亦有青绿色点),世谓鸲鹆眼。”(同前)清人朱彝尊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曝书亭集》)所谓鸲鹆眼,即是青花。以下作者又用“苌弘血”譬喻青花,《庄子·外物》云:“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诗人用此典,赋砚台以神秘色彩。
“纱帷昼暖墨花春”五句,赞美端砚的好用。“纱帷”指书斋之中,“昼暖”是说天气晴和的时候,“墨花春”指试墨。“轻沤漂沫松麝薰”,指磨墨用水不多,轻磨数下便觉墨香满室。因为墨是松烟和麝香(“松麝”)所制,而砚台又特别发墨,所以才能磨出这等效果。“干腻薄重”是说砚台不渗水、石质细润、砚体薄而重,品质极佳。“立脚匀”,指做工好,砚台在桌案上搁得平。“数寸”谓砚体不大,与末句“宽硕”形成对比,李之彦《砚谱》云:“惟斧柯山出者,大不过三四指。”“光秋无日昏”指墨的色泽黑亮,而不灰黯。“圆毫促点声静新”指毛笔蘸墨着纸,发生轻微的响声,间接地表明好砚不伤毫。这一节连文房四宝都写到了,但以砚为主,墨、笔、纸只是陪衬。由于感性显现,而非理性说明,所以必须逐句加以解释,否则不知所云。而最后一句:“孔砚宽硕何足云”是强此弱彼,“孔砚”指尼山(孔子故乡)石砚,以形制宽大为特点,因为以孔子冠名,所以名声在外,然而与端砚一比,就比下去了。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尊题的需要,一方面是事实胜于雄辩。
清人方世举概括道:“前四句曲尽石之开坑,中四句曲尽石之发墨,后二句又曲尽其不退笔:砚品至矣。端石之青花,唐时已重之。李长吉之长,真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李长吉诗集批注》)全诗一韵到底。“紫云”的“云”,在繁体字中从雨部,与“何足云”的“云”本非一字,并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