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在一个初春的黄昏,词人漫步在小园芳径,熟悉的景物——池塘、阑干、香阶及园中景色——引起他对以往岁月的回忆,鲜明而朦胧,如在眉睫忽而又变得十分遥远,最终只留下一片惆怅。这种伤春伤逝的抒情题材,为词中常见。而大晏此词写法却很有特色。它不是顺序抒写,而是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上下片词意相互补足而韵味深长。
春天,好风轻吹,池水碧绿,也是花开的季节。花未明写,于下片“赏花”二字补出,读者自知。“池塘水绿风微暖”,通过眼观身受,暗示词人正漫步园中;这眼前景又仿佛过去的情景,所以引起“记得”以下的叙写。这一句将“风”与“水”连在一起,又隐隐形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动人画面,由池水的波动暗示着情绪的波动。
以下词人写了一个回忆中的片断。这分明是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但他并没有一一写出,与下片“当时”“赏花”等字互见,情景宛在。这里只以详笔突出了当时宴乐中最生动最关情的那个场面:“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即玉人(“真”即仙,多用作绝色女子之代称),而“真”比“人”在音韵上更清脆响亮,也更有词采。紧接二句就写这位女子歌舞之迷人:“重头歌韵响磾琮,入破舞腰红乱旋。”这是此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词中前后阕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就有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磾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均甚生动。“磾琮”双声,“乱旋”叠韵。双声对叠韵,构成语言上的回环之美。这一联虽只写歌舞情态,而未著一字评语,却全是赞美之意。
上片写到“初见面”,应更有别的情事,下片却不复写到“玉真”。未尽其言,留给读者去想象。“玉钩阑下香阶畔”,点明一个处所,这大约就是当时歌舞宴乐之地罢。故此句与上片若断若连。“醉后不知斜日晚”,作乐竟日,毕竟到了宴散的时候。仍似写当筵情事。不过,诗词的黄昏斜日又常常是象征人生晚景的。此句实兼关昔与今。这就为最后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东坡诗‘尊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词林纪事》)此词结句只说“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而今无一半”,丝毫未提“玉真”,其实她应包含在“当时共我赏花人”之内。至于她究竟属于哪“一半”,也没有说,却更耐人寻味。
词的上片说“玉真”而不及“赏花人”,下片说“赏花人”不及“玉真”,其实是明写与暗示交替而互见,这种写法不唯笔墨省净,而且曲折有味。故末二句比“尊前点检几人非”之句意更深厚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