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元日
王安石
【题解】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进士,初做鄞县令,后历任知府、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神宗时两度为相,执政期间,施行新法,受到保守派的顽固抵制。熙宁九年(1076)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尽废,王安石郁郁而终,追赠太傅,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工古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并称“唐宋八大家”。其诗重炼意、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用功突出,影响诗坛,世称“王荆公体”。
这首诗应为诗人出任宰相、推行变法革新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元日辞旧迎新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①。
千门万户曈曈日②,争插新桃换旧符③。
(录自《全宋诗》第10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注释】
①东风:一作“春风”。屠苏:指屋子外面的附属建筑。东汉服虔《通俗文》:“屋平曰屠苏。” ②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③争插:一作“总把”。
【评析】
这首七绝清新晓畅,简易的几笔勾勒出元日的热闹、喜庆。人们在欢乐的爆竹声中除旧岁、迎新岁,暖暖的东风吹进院落,带来春的消息。太阳初升,破除黑暗,洒下万丈光芒,千家万户都沐浴在阳光里,举国上下也欣欣然,争先恐后地将新的桃符换上,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整首诗就像是一个贺岁微电影的剪辑,精确地捕捉普通百姓的生活片段,且都是新年节庆文化符号中的典型。全诗无一字体现“欢乐”之意,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喜悦。这喜悦来自新春场景,也来自诗人的内心。诗人的另一身份是政治家,故而此诗又别有深意。细读整首诗,有一个核心意念就是“变”,有时间的变,有风向的变,有昼夜的变,有事物的变。恰值新政初行,诗人借元日的万象更新喻国家破旧立新。诗人踌躇满志,内心希冀革除时弊、变法畅行,像迎接新年一样,迎接一个崭新、政通人和的时代。
【相关链接】
自古及今,桃木被视为驱邪镇鬼的利器。鬼缘何惧怕桃木?
传说一:“羿死于桃棓”(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许慎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
传说二:“《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因此,古人在元日这天插桃枝、立桃人、挂桃符,驱邪避凶。
桃符,又称“仙木”,战国时是削桃木为人的桃梗,六朝时是插在门两侧的桃板,隋唐称其为桃符。五代前的桃符,往往是在桃木板上绘郁垒和神荼的像或写上他们的名字。后蜀后主孟昶做了创新,要求人们在桃符上题写祝福的话,“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伸题‘元亨利贞’四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从此,桃符在驱邪镇鬼的同时,添加了祈福的功能。宋朝时,桃符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卷5记载,宋人将桃木薄板削至长二三尺,宽四五寸,板的上部绘上狻猊、白泽之类神话中的瑞兽,下面左写绘郁垒,右写绘神荼,有的还会写春词或祝祷的话。可见,宋时的桃符承载着今天年画(求祥瑞)、门神(避祸事)和春联(贺新春)的三重功能。此时,还出现了以纸张代替桃木板的现象,称为“春贴纸”。明太祖将题写联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春联。陈云瞻《簪云楼杂话》:“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今天脍炙人口的联语“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就出自明人林大钦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