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两日后便是中元节,也叫七月半,传说这一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便要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几天前,大太太江氏便吩咐下去,命丫鬟仆妇们折了十几萝的锭子,早早起来沿街焚化了。
七月里祭祀先祖也不同平日,需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上香,每日供三次茶饭,供满七月余下的日子方才结束。
卫家人丁并不算兴旺,做法事早早地便已经安排下去,又有江氏统筹着吩咐各项事情,前面的忙碌与卫若兰、卫若荪等几个小孩子并无相关,此时,他们都在卫老太太屋子里看外头新送来的河灯。
放河灯,也叫\"放荷花灯\",河灯一般做成莲花形状,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据说能普度孤魂野鬼,遥寄亲人追思。想起前几日的那个玄乎而迷离的梦境,卫若兰便在荷花灯里夹带了私货--两张写了字的纸条。
傍晚时分,卫老太太招来全家人一齐家宴,卫虞枫和卫虞行不在家中,因此家宴便由卫老太太主持酹酒三巡,而后共食素斋。
饭毕,便有婆子过来禀报车马全备,一家子大大小小换了素色衣衫,便登车出门。
卫老太太立在车前,仰头西望,火烧云艳艳烈烈,仿佛三春里灼灼的桃花色,渲染得半片天空无比动人,时有飞鸟掠过,在人世间的喧嚣与哀愁中,一声悠远的长鸣也带出几点惊心动魄的凌厉来。
江氏在一旁扶着她,瞅着婆母的神色似怨似哀,恍恍惚惚出了神,不由得出言打断道:\"老太太,请上车吧!\"
卫老太太回过神来,点点头:\"走罢!\"
街面上香烟缭绕,时不时还能闻得几声低低的哭声,如泣如诉,飘到人耳朵里,缠得人心凉凉的、疼疼的。五年前那场与茜香国的战事中,死亡的阴影不仅仅降临在穆国公府,更多的还是笼罩在这些平民百姓人家的上空。
\"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无依......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原来如此......\"趴在马车窗户上,看着四处的青烟飘散,感受到祭桌前那些人的哀凉伤痛,卫若兰不由得低声喃喃。
马车内空间不大,即使他压低了声音,卫老太太还是听到了末了几句话,不由得脸色微变,手抖了抖,掌心掐出几道浅浅的月牙痕:\"兰儿,你嘀嘀咕咕地念叨什么呢?还不快过来我身边坐着,前面一段路可有的颠簸呢!\"小小年纪,不过看见这祭祀之景便感慨万千,慧极必伤,自己倒宁愿他蠢蠢笨笨、一生平安才好。
不明白卫老太太声音里为何满满的恐慌忧惧,卫若兰依言扭过脸来,颊畔清润润的小梨涡乖巧得很:\"老太太,还有多久才能到啊?\"
瞅着小孙儿一如以往的笑容,卫老太太的情绪和缓下来,伸手将他搂进怀里,抚摸着他的面颊,仿佛这样便能驱赶陡然来袭的恐惧:\"过了前面的霸陵桥,出城就是了--左不过半柱香的时辰,你安安稳稳地坐着,免得颠簸得脑袋疼!\"
卫引桐正靠着卫老太太坐,闻言,撒着娇笑道:\"老太太好偏心,孙女儿也怕颠簸呢!却只搂着兰哥儿,我可不依--\"
\"好、好、好!\"卫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卫引桐的鼻尖:\"瞧你这么大了,还与兰哥儿争宠呢!来,老太太也搂你,连着荪哥儿、竹姐儿都搂着!\"
一路说笑着,马车已经到了沐河畔。
暮色之中,河水清澈,碧色中带着些许浅浅的蓝色,却并不因此显得浑浊,宛若一块上等的翡翠;夜幕还未完全降临,河面上漂浮着些许黄晕红昏的光点,零零星星,岸上人来人往,或默默祝祷,或暗自垂泪,皆是宁静肃穆,看着竟真似那传说中忘川河畔的景象,令人不知身在何处。
卫若兰年岁小,卫老太太并不许他靠近水,因此便有他身边的大丫鬟墨娥捧着两盏荷花灯,到河岸边安放,一个小小的浪头打过来,两盏荷花灯便晃悠悠地被带到远处,隐入了那一群光点中,层次错落,不一会儿便分不清楚了。
双手合十,卫若兰垂下眼帘,口中轻轻诵念着。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风俗里河中要放的四艘船来了,一艘放焰口,一艘载着佛婆僧人念经,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这些都是百姓们自动募集银钱,为的不只是超度亡魂,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与救济。
人死如灯灭,而灯灭或许又是另一段开始......看着焰口船上咿咿呀呀上演着热闹的目连戏,卫若兰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怅惘,转瞬即逝。原本那个害羞腼腆的小卫若兰,此时不知魂在何处?或许亦是如自己这般,成为了另一个人?
河面上碧澜荡漾,灯火璀璨照映,仿佛是头顶苍穹整条银河倾泻在其中,面对这般景色,卫若兰不由得痴了。
想到早逝的幼子,卫老太太没了看目连戏的兴致,眼一瞥瞧见卫若兰稚嫩的小脸上也划过些微淡淡的伤感,她精神更倦怠了起来,悄声吩咐木丹将自己另外准备的一盏小莲花灯放后,一家子便重登马车返家,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这边卫若兰由着墨娥领着一众小丫鬟伺候洗漱后,便换了衣裳就寝,待室内重归于安静,他合眼幽幽睡去,恍惚不知是梦是醒,前头似有人影晃动,他遂跟了上去。不过错眼的功夫,只见前面似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水深不见底,鹅毛不浮,河岸两边皆长了一丛丛朱红色的花朵,连绵成片,鲜艳浓烈似血一般,妖艳非常 。
远远有一叶孤舟缓缓漂流到他面前,两头翘起的扁舟,上面有一方破烂不堪的竹棚子权作船舱,插了一根竹竿,高高挑着一根脏污的黑色布条。卫若兰微微蹙眉,心中却警惕起来,眼神审慎地打量着小舟。
小舟稳稳停下,竹棚子中走出一位身材高瘦的黑袍人来,他半张脸被覆盖在兜帽下,露出窄长的下巴与紧紧抿着的薄唇来,他张开嘴,嘶哑的嗓音空洞生硬,令卫若兰一惊:“上船吧!我这里不收银钱――”
卫若兰虽不知晓此间是何处,亦不明白眼下是何等情况,四周环顾,心中一时好奇,便依言上了那艘仿佛随时可能被风吹破的扁舟。
说来奇异,这河流明明澎湃激涌,小舟行在其上却如履平地一般,黑袍人在船尾摇橹,竟是一点水花声都不闻!卫若兰沉默着坐在船舱内一方沾满油污的坐褥上,隐隐约约仿佛听到了什么。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小舟已经逐渐靠近了对岸,此时卫若兰方才听清楚方才的声响是什么。
“一愿人世清平乐,二愿亲人身康健,三愿儿孙积福德,四愿明朝好轮回......”一阵清幽飘渺的歌声于幽暗中传来,随之还有一阵馥郁的香气,近了河岸,那星星点点朱红色的花朵正摇曳生姿地晃动着。若非那花香中隐藏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儿,或许卫若兰真的会为这样美妙的景象迷醉。
不知不觉下了小舟,卫若兰继续往前走着,歌声愈来愈清晰,转过一处丛生的荆棘,一条长长的桥赫然呈现在眼前。
六十四孔拱形桥,左右各一边都有人在走,高矮胖瘦美丑应有尽有,身上的衣衫亦是参差不齐,唯一的相同之处,便是每个人手里都提了几盏灯。远远瞧去,红黄色的光晕在桥上排列着,融汇成两条朦胧而璀璨的光河。
卫若兰正瞧得出神,突然眼神一定,忙垂首看看只,再抬起脸来,面上满是掩饰不住的讶异神色。
桥头正准备上桥、手里提了七八盏小灯的蓝袍小娃娃,那容貌、那身量,不正和现在的自己一个模样么?!
正思量着,却见那小娃娃好似心有所感,扭过脸来,目光正与卫若兰的视线撞了个正着!卫若兰躲闪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迎上了他的目光。
小娃娃笑得露出洁白的小米牙,十分友好地抬起手里的莲花灯摇一摇,旋即伸手扯了扯自己身旁两个人的衣摆,小嘴巴咕隆咕隆一开一合,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卫若兰此时没有心情关注他在和谁说话,或者说了什么,他所有的注意力尽数放在了小娃娃手中的莲花灯上。那七八个莲花灯皆是用半透亮的瓦楞纸做的,做工细节十分精致考究,然而却有一只除外,做骨架的竹篾子没有绑好,因此将瓦楞纸戳破,露出里面装着的小纸条来。
这不正是自己特意为小卫若兰做的那只灯么?刚才自己明明挑了偏僻的地方放了呀!卫若兰脑海中划过一丝灵光,看向四周众人的眼光登时变了。
他心中正百般疑虑,抬眼却瞅见刚刚与小娃娃说话的两个人亦是抬起手中莲花灯示意,正是一男一女;紧接着,那男人将小娃娃抱了起来,与身旁的女子一同朝着他深深鞠了一躬后,便踏上了那座六十四孔拱形桥,将前面光河的断点续上。
心内说不出的五味陈杂,卫若兰愣怔了半晌,回过神来想要再次找到那一家三口的身影,终究不得。那男子,生的一双凤眼顾盼神飞,那女郎,对着自己笑的时候,则有一个浅浅清甜的单边梨涡......
“这是何处的生魂?还不速速归位!”一声吼犹如炸雷般在耳畔响起,卫若兰从自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赫然发现自己面前站着一位黄袍红甲、面涂桐油的力士,方才那吼声正是他发出来的。
来不及说什么,卫若兰只觉得身子一轻,整个人向后飞去,下一刻便意识全无。
那力士站在原地,瞅着刚刚被自己丢出去的那道小身影,面色一变:“哎呀,不好!我竟冒犯了上界星君!这可如何是好――”灵机一动,他便转身对着自己的手下吩咐道:“只说是今日摆渡人玩忽职守,将星君大人渡至三叹桥,明白么?”
华胥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