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舒芬意气风发,现在是少壮派中的风云人物,就此事又写了一篇长篇论文,就议嗣一事经过细致慎密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当今圣上如果不听群臣们地意见。立即反省检讨,那就会得到五代时wang国之君或者建文皇帝那样的下场。
反正拼了就是不怕死,死也要把你拉下来,大不了不当官了,古代人重视,名声可比生命高多了。
这也是夏春秋和他们的区别,只有留着命才能做许多的事,你只求一死,那做得了什么事,这也是大部分围观的毛病,不听你们的意见大不了就不干了,要不就直接撞死在外面,要不你就把我打死才使得刘瑾做大,要不然他们早就有机会把刘瑾收拾掉了。
他们一次次的反驳皇上,是皇上对他们心生反感,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意思,皇上总喜欢和他们对着干,才使得朝廷一步一步沦陷在了刘瑾的手中。
奏折呈上去,舒大人就料定自已必被廷杖致死,遗书写好了。敛衣买回来了,棺材也订了一口,准备给自已办丧事,不料正德皇帝被他们天马行空的离奇想法气的怒极失笑,还以为这个书呆子有点人来疯,脑子已经不正常了,居然放过了他。
但是观其动静的文武官员可不知道皇上心中的想法,一见皇上打了两拨人后。舒芬更为大逆不得的奏折呈上去居然没事,还以为皇上开始服软了,顿时勇气倍增。
看来刘瑾已经不行了,不敢了,哈哈,到他们表现的时候了。
两天之内,六部、翰林院、大理寺、行人司、六科、十三道都察院共一百多个中低级官员向皇帝呈送抗议和劝谏奏疏,语调一致,基本上都是说大明江山即将亡国,如果皇上再不悔改。恐怕死了想找块埋尸体的地方都没有。京城一时人心浮动。官员们无心政事,尽皆加入这场议礼、议政。继而议嗣地莫名其妙之战中。
让他们找到了皇上的各种毛病,就开始变什么皇上子嗣布星了啊,只有一个后宫了,只有一个儿子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这可让小皇帝发疯了,你竟然诅咒我。
正德皇帝的无名火终于爆发了,连续多日不上朝的正德开大朝会,当庭怒吼,咆哮如雷,额头青筋之冒,戟指群臣骂道:“朕躬身体欠安,迄今未愈,尔等不知体恤,整日聒噪,一班小臣夸大其辞、妖言诽谤,你们整日和朕讲为君之礼,这就是为臣之礼吗?一群混账东西,你们不是要跪吗?那朕就要你跪个够!”
上书的一百多个官员全部奉圣谕在午门罚跪,这些低阶官员本来没资格上朝,可是现在和上朝的文武官员一样很光荣地每天早上到皇宫上班了。一大早,所司衙门的首领官员领着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赶到午门口,锦衣卫点名之后开始下跪。中午不管饭,但是允许家属送饭,跪到傍晚再点名,由其衙门首领官员领回去,然后解散。
这些人反而感觉很光荣呀,有本事你就停战大名,不以停战为耻,反以停战为荣,只要挨了棍子那就证明我是个忠臣,我是个直臣,我是个谏臣天下的读书人肯定以你为目标啊,到时候能获得的不少名声,只要不死,将来肯定是封侯败将出阁入相。
内阁和六部九卿等官员不能再表示沉默了,纷纷上书请求皇上赦免,正德皇帝还是留中不发,紧接着又有几位官员继续上书求赦,正德回复:“一起去午门跪着去!”
他现在正在气头上,谁敢惹他谁就得跪着,不管你职位有多么的高,你们不是想出名吗?好啊。
先期被抓进大狱的官员们也带着镣铐加入了罚跪队伍,这些官员白天跪在那儿互相聊天扯淡,晚上回家接着写奏折,就是没有一个屈服地。反正死不了,大不了看谁先屈服,这些人也是硬骨头,从来就不会认输和服气,软骨头现在也基本被刘瑾不是干掉了就是童话了。
正德气地脑门生疼,刘瑾察言观色,一旁小心进言道:“皇上,您罚这些官员下跪,反思已过,可是他们根本不知悔改,一个个膝下藏了厚褥,跪坐在那儿聊天打趣,身旁居然还有茶水点心,真是成了大笑话。依老奴之见,不如对这些官员动用廷仗,吃了皮肉之苦,谅他们不敢再如此嚣张”。
想再记一记这些文官,直接把这些真正不听话的打死几个,或者让他们滚出朝廷,真正的把朝廷建设成一言堂,那时候才威风呢,真正的成了他厉皇帝的名号,现在他的心是越来越大了,越来越不把正德放在眼中了,认为他就是个小孩子,吃好红好喝好玩儿好就好,其余的也不用他操心,自己干就好了,他确实有那种信心,不怕苦不怕累就喜欢掌控权势。
“廷杖?一百多人同时廷杖……”,正德略一犹豫,点头道:“好,就好好教训教训这帮不开窍的东西,罚跪居然还有茶水点心,这班疲怠家伙,让他们吃些皮肉之苦也好!”确实正德皇帝生气了刚刚经历了宁王造反群臣把他比作建文皇帝,那不是明摆着打他的脸吗?这能不生气吗?他虽然平时乖张,什么事都不在乎,但人家是皇上谁敢惦记他,作为现在那个位置绝对会翻脸,不认人任何事情你都能做,但是想看我那个位子,我就要了你的命。
因为那个位子至关重要呀,除了胜利就是死亡,没有第2种选择,因为你不会输,那个人也不会留下你的小命作为危害,殊不知每一个尚未失败的皇帝不是家破人亡没有第2种选择。
刘瑾心中暗喜,连声答应着,嘴角攸地闪过一丝阴毒地笑意。杨廷和够奸,奉行中庸之道的王华更奸,这对老滑头始终不当出头鸟,害得刘瑾一直无法对其反动蓄谋已久地反攻,趁机夺下礼部,甚至把杨廷和哄出内阁,安插自已亲信。至于焦芳他还没有那个但是夏天就在他身后,这样的自己希望不招惹他,希望他也不要招惹自己,否则真的或许能打上个两败俱伤,他不敢保证能胜了他,对于任何人都有信心,对于夏春秋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皇上对他的宠幸和他的本事摆在了眼前呀,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在午门下跪的可没有一个是自已的人,那全是清流派的中坚和未来地希望,如果一顿廷杖打死几十个,就算明知前边是火坑,杨廷和与王华也得硬着头皮往里跳,大事定矣。没办法呀,是赶鸭子上架不上不行了。
刘瑾一溜烟儿传旨去了,锦衣卫、大汉将军、东厂番子……。大队人马突然出现在午门外,前边一排提着廷杖刑棍的大汉,跪在那儿喝茶吃点心的官员顿时一静,片刻功夫,他们就看出,皇上要施廷杖了。不少人心中暗暗叫苦,但也有多少人在欢呼。
这些低阶官员的眼睛攸地亮了起来:廷杖!多么荣耀!它代表着高尚忠贞,如果被打死,自已这个默默无闻地人将永载史册。如果不死。今后走遍天下,都会受到朝野的尊敬。廷杖简直就和‘文正’的谥号、内阁首辅的官职一样,是一个人臣毕生梦寐以求地待遇啊。
对于名声性命算什么,他们经过了儒家这么多年的教导,重视民生高过了性命,只要挨过这一次,不死那收获绝对是丰盛无比。
比起面前的这点皮肉之苦数10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今天吗?只要再胜一步,挨几棍子也没事。
这么多人他就不信刘继感冒天下之大不韪全部杀光,最多只能打死几个,他们都相信,以自己的运气应该不是那几个,就像赌徒都不会认为自己背书反而会认为自己赢,别人才会输,这样助长了他们的信心。开始期盼着这种打屁股的到来。
夏春秋一直在关注着朝中的一举一动,正德被官员们攻讦的焦头烂额,他一清二楚。一些冒失地官员触怒天颜,因而送命丢官,他也心中有数。他也急。但是时机不对,这一招攻出去就毫无杀伤力,不是因此把自已拖进去,树为百官之敌。就是被刘瑾轻而易举地化解攻势,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他必须象一个猎狐的猎人一样,拿出最大的耐心等待,等待最佳地机会,等到皇帝和文武官员都感到骑虎难下,都感到矛盾难以化解,对方难以屈服,有心将其消弥却无法抽身后退地时候。才能轻轻松松,以四两拨千金。
如果劝诫的早的话,时机不对皇上也不愿意,如果劝进的晚的话,这些人恐怕就和皇上的关系更加不融洽了,这要把握到准确的时候,而且他也看不惯这些人的嘴脸,为了名声什么都可以不要,甚至都顾不上对错了。
恐怕他们心中也没有了国家只有自己的官位吧,只有自己的帽子呀。这些人自己不好出手,正好借助刘瑾的手段来收拾收拾他们,也让他们明白,想劝劝可以,但要找对方式,否则就要拿出你们的小命,想留个名声也可以。就看你们的骨头硬不硬了,就看你抗不抗揍。
消息送到,夏春秋正抱着儿子站在教堂角楼上看风景,一听这消息,夏春秋喜出望外,机会终于来了!
正德皇帝此举,已表明他决不会屈服,这种在一些官员们看的比天还大地事。在不守规矩地正德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世人虽然都认为正德荒唐。但是正德却绝不干他自已认为荒唐的事,因为免予臣子下跪就下罪已诏,在正德眼中就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
如果下了这个最急躁就证明自己错了,可是自己没有错,自己明明是好心,结果被这些求职买名的人冤枉了自己,怎么能认这个错。此风必不可挡自己,一旦退了将一步退步步退,以后遇到了这种问题,他们还会来威胁自己,到时候自己是。错还是不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