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日作
一、元日
岁日作
顾况
【题解】
顾况(727?—816?),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海盐(今浙江海宁)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肃宗至德二年(757),登进士第,曾任节度判官、著作郎、校书郎。贞元五年(789),以诗嘲讽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道教圣地茅山,因华阳洞而自号“华阳山人”,又号“华阳真逸”。
《岁日作》,一作《岁日口号》,指岁日当天完成的作品。此诗为顾况晚年归隐茅山时所作。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①,手把屠苏让少年②。
(录自《全唐诗》卷267,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释】
①还丹:炼丹。丹分内外,对内丹而言,存心养气,以人体为炉,精气周天循环,回环往复凝练结丹,是为“还丹”;外丹即丹药,修道之人将丹砂烧制成水银后,放置一定时间,使水银还原成丹砂,是为“还丹”。唐朝统治者崇奉道教,许多官宦、文人热衷于炼丹,妄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 ②屠苏:指屠苏酒,因在以“屠苏”为名的草庵中酿成而得名,正月初一饮用。韩鄂《岁华纪丽》卷1:“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让少年:请年少者先喝。屠苏酒又称“小岁酒”,即由年少的人先饮,逐次到年龄最长的人。《荆楚岁时记》载其原因:“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评析】
此诗为顾况晚年作品,其晚年诗中常以“悲翁”自称。历经仕途的落拓,而今寂寞归隐,又恰逢岁序更替、老之将至,难免生出蹉跎之感。这种对身添一岁、年华老去的悲伤情绪在时令节日尤为强烈,正如刘勰所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首句“不觉”道出了诗人对衰老的猝不及防与不情愿;句二“几人全”的悲叹,来自于迫促焦虑的生死之思;句三一个“羞”字说明生老是自然法则,一切企图颠覆自然法则的事终将徒劳;尾句情绪一转,有一种悲伤面对后的随遇而安,但“让少年”的达观中也流露出些许无奈。此诗叹惋人生,情真意切,极易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相关链接】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当今世人称之为春节。古时元日又称“岁日”“上日”“正朝”等。从何时起人们以正月初一饮屠苏来祛病祝寿的呢?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将屠苏酒诞生的时间追溯到东汉末年,并称酒的配方在晋武帝时期得到验证和推广。作为延续千年的元日传统项目,屠苏酒成为历朝历代诗人、词人们的心头好。
屠苏本指正房前搭建的简易小屋,东汉服虔《通俗文》称“屋平曰屠苏”,《三国志·魏书·曹爽传》有“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之说。按照唐末韩鄂《岁华纪丽》的记述,某药剂师每到除夕夜都会送给邻居们一个装满中药的布包,大家把布包浸入水井,第二天取井中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人们虽然得了药囊的配方,却不知这位药剂师的尊姓大名,只好用他的居所——“屠苏”作酒名。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卷29中,将屠苏酒的疗效、配方、炮制和饮用方法做了翔实说明:“屠苏酒,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之方:大黄十五铢,白术十八铢,桔梗、蜀椒各十五铢,桂心十八铢,乌头六两,菝葜十二铢。上七味,咬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
古人元日饮屠苏酒,岁以为常,也常见不同的方子对各类药物的用量略做损益,或是对配方中的药物稍做调整,但追求其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疠的功效是不变的。诗人、词人不仅仅看中屠苏酒的功效,同时也将饮屠苏酒作为年节中的一项趣事。元日饮酒的次序是有讲求的,定要先序年齿,定长幼,年少者先饮,年长者后饮,若是饮者同龄,则又增添了一分趣味,白居易就曾问刘禹锡:“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白居易《新岁赠梦得》)